[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和前后联动制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4812.1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聪;堀内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L3/04 | 分类号: | B62L3/04;B60T11/06;B62J25/00;B62K19/38;B62L3/08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前后 联动 制动 机构 | ||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联动制动装置(60),该联动制动装置(60)具有:制动踏板(56);安装在该制动踏板(56)上的平衡件(61);以及与该平衡件(61)连接的后制动传递部件(58)和联动用前制动传递部件(62),
该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该鞍乘型车辆具有: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臂(72);和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臂(71),
所述平衡件(61)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与所述外侧臂(72)及所述内侧臂(71)重合,
所述外侧臂(72)和所述内侧臂(71)被形成在能够相对于车体装卸的支架(43R)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外侧臂(72)被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下部,所述内侧臂(71)被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43R)为对同乘者用的后座踩踏板(44)进行支承的后座踩踏板支架,
在该鞍乘型车辆中设置有从外侧覆盖所述平衡件(61)的后座踩踏板罩(4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该鞍乘型车辆中形成有:在侧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外侧臂(72)与所述内侧臂(71)之间的第1空间(S1);和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内侧臂(71)与所述外侧臂(72)之间的第2空间(S2),
所述制动踏板(56)的对所述平衡件(61)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在侧视观察时被设置于所述第1空间(S1)内,并且在俯视观察时被设置于所述第2空间(S2)内。
5.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联动制动装置(60),该联动制动装置(60)具有:制动踏板(56);安装在该制动踏板(56)上的平衡件(61);以及与该平衡件(61)连接的后制动传递部件(58)和联动用前制动传递部件(62),
该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该鞍乘型车辆具有: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臂(72);和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臂(71),
所述平衡件(61)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与所述外侧臂(72)及所述内侧臂(71)重合,
所述内侧臂(71)位于所述外侧臂(72)的上方,
所述平衡件(61)借助于所述制动踏板(56)而被支承于所述外侧臂(72)上,对所述平衡件(61)的初始位置进行限制的初始位置止动件(63)被支承于所述内侧臂(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臂(72)和所述内侧臂(71)被形成在能够相对于车体装卸的支架(43R)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外侧臂(72)被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下部,所述内侧臂(71)被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43R)为对同乘者用的后座踩踏板(44)进行支承的后座踩踏板支架,
在该鞍乘型车辆中设置有从外侧覆盖所述平衡件(61)的后座踩踏板罩(47)。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该鞍乘型车辆中形成有:在侧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外侧臂(72)与所述内侧臂(71)之间的第1空间(S1);和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内侧臂(71)与所述外侧臂(72)之间的第2空间(S2),
所述制动踏板(56)的对所述平衡件(61)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在侧视观察时被设置于所述第1空间(S1)内,并且在俯视观察时被设置于所述第2空间(S2)内。
10.一种前后联动制动机构,其具有:
制动踏板(56);安装在该制动踏板(56)上的平衡件(61);以及与该平衡件(61)连接的后制动传递部件(58)和联动用前制动传递部件(62),
该前后联动制动机构的特征在于,
该前后联动制动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臂(72);和设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臂(71),
在侧视观察时,所述外侧臂(72)与所述内侧臂(71)以平衡件支承轴(96)面向外侧的方式上下分离地配置,
所述外侧臂(72)和所述内侧臂(71)被形成在能够相对于车体装卸的支架(43R)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8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