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布置结构及用于机动车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434.3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D·赫尔策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2 | 分类号: | B60J7/02;B60J7/057;B60J7/043;B60J7/05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移动 顶棚 元件 布置 结构 系统 | ||
一种用于机动车(100)的可移动顶棚元件(101)的布置结构,所述布置结构具有:‑滑架(103),所述滑架设计成能够引导于轨道(104)中并能够相对于轨道(104)移动并且所述滑架具有第一构件(105)和第二构件(106),以及‑驱动线缆(107),其中,所述第二构件(106)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构件(105)和所述驱动线缆(107),以便在所述驱动线缆(107)与所述滑架(103)之间形成耦接部(108),其中,所述耦接部(108)具有:‑所述第一构件(105)的粗糙化部(109),用于在所述第一构件(105)与所述第二构件(106)之间形成力配合和/或材料结合式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可移动顶棚元件、尤其是能够关闭顶棚开口的盖的布置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包括这种布置结构的系统。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顶棚可以设置有滑动顶棚。顶棚元件、也被称作盖在此要么能够在盖的关闭位置处关闭顶棚开口要么在另外的位置处至少部分地打开所述顶棚开口。为了控制顶棚元件的运动,抬升机构被提供。抬升机构一方面耦接至顶棚元件,另一方面耦接至滑架。滑架在布置于车辆顶棚中的轨道中引导。
在意外的情况下,尤其在前部冲撞、即在行驶方向上与障碍物撞击的情况下,顶棚元件可能被加速至这样的程度:顶棚元件与引导轨道之间的耦接部过于弱而不足以保持顶棚元件。顶棚元件由此可能从车辆顶棚释放。为了阻止顶棚元件的这种加速,安全制动装置被例如EP1905631A1公开。这些安全制动装置附接至滑架并在顶棚元件突然加速的情况下将滑架卡堵于轨道。
发明内容
期待提供一种用于可移动顶棚元件的布置结构以及一种用于可移动顶棚元件的系统,这种布置结构和系统尤其即使在意外的情况下也能使顶棚元件可靠地耦接至轨道。例如,期待实现一种可靠的耦接以作为安全制动装置的替代或补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机动车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布置结构具有滑架。滑架设计成能够在轨道中引导并能够相对于轨道移动。滑架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布置结构具有驱动线缆。第二构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构件和驱动线缆以在驱动线缆与滑架之间形成耦接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耦接部具有第一构件的粗糙化部,从而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形成力配合和/或材料结合式连接。尤其,粗糙化部通过激光、例如通过激光束在第一构件上的作用而形成。
第一构件包括粗糙化部,所述粗糙化部尤其提供在驱动线缆的区域内。第一构件的表面被粗糙化。由此,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通过力配合和/或材料结合式连接、例如采用粘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由此降低了第二构件从第一构件脱开的风险。因此,相较于不具有粗糙化部的情况下而言,可以有更大的力从第一构件传递给第二构件并由此传递给驱动线缆,因而,在意外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于顶棚元件与滑架的耦接以及滑架与驱动线缆的耦接来充分地减缓顶棚元件的加速,从而避免顶棚元件与车辆脱耦。驱动线缆被用作用于顶棚元件的制动器。通过使第二构件粗糙化,滑架与驱动线缆之间的耦接是充分稳定的从而能能够吸收在此产生的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用于机动车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布置结构具有滑架,所述滑架设计成能够轨道中引导并能够相对于轨道移动。滑架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布置结构具有驱动线缆。第二构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构件和驱动线缆以在驱动线缆与滑架之间形成耦接部。耦接部根据第二方面具有第一构件的空缺部。第二构件的材料布置在空缺部中。耦接部具有保持头,所述保持头由第二构件在空缺部的区域中形成于背向驱动线缆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巴斯托股份公司,未经韦巴斯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