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1552.2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矢次富美繁;酒井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B62D5/04;H02M7/4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驱动 装置 以及 助力 转向 | ||
本发明构成为:从装配基板(19)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以该正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装配基板的两侧配设控制、驱动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36、37、44、45、46、47),并且,还在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装配基板上配设与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52,53)。由此,能够从装配基板的中央朝向周缘部配设电力转换电路,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能够缩小装配基板(19)的装配面积,从而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了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工业机械领域中,通过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但最近开始采用将由控制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转矩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地装入电动马达的所谓的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
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在例如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构成为:检测通过驾驶员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矩,基于该检测值以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驱动电动马达,从而产生转向辅助扭矩。另外,为了控制该电动马达,在助力转向装置中设置电子控制装置(ECU:Electronic ControlUnit)。
作为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已知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是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另外,电动马达收纳在具有由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的马达外壳中,电子控制装置收纳在配置于马达外壳的与轴向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的ECU外壳中。收纳在ECU外壳的内部的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电源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MOSFET或IGBT等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控制功率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汇流排电连接。
另外,从电源经由利用合成树脂制作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电力,并且从检测传感器类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运转状态等的检测信号。连接端子组装体作为盖体起作用,其将形成于ECU外壳的开口部封闭并与电子控制装置连接,并且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ECU外壳的外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他将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己知的是电动制动器、各种液压控制用的电动液压控制器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为了辅助转向操作,使用电动马达,为了控制、驱动该电动马达,使用由逆变器电路构成的电力转换电路。另外,按照以往存在一个电力转换电路时,如果发生接地等故障,则不能驱动电动马达,从而存在由辅助力下降导致转向操作性下降的风险。因此,最近需要进行冗长化,使用两个功能相同的电力转换电路,作为电力转换电路发生故障时的备用。
另外,实施该冗长化时,在目前为止的电力转换电路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同的电力转换电路,因此,可以考虑将电力转换电路装配在单独的装配基板上,但此时会产生如下课题,即,由于装配了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以在轴向上层叠的形态安装在ECU外壳上,因此轴向的长度变长。
为了应对该ECU外壳在轴向上变长的课题,可以考虑将两个电力转换电路装配在相同的装配基板上,由此,与使用单独的装配基板相比,能够缩短ECU外壳的轴向的长度。
然而,如果使用相同的装配基板,会产生如下新的课题,即,为了装配两个电力转换电路,ECU外壳的半径方向的长度变长,ECU外壳的外形尺寸变大。而且,ECU外壳的外径形状与马达外壳的外径形状相对应地是圆筒形状,因此,装配基板也必然需要形成为能够收纳在ECU外壳内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1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