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多层复合管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1094.2 | 申请日: | 2016-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6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B.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诺伊克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37/08 | 分类号: | B21C37/08;B21C37/15;B29C48/151;F16L9/14;B29C48/9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子豪;李建新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多层 复合管 方法 | ||
1.用于制造多层复合管(1)的方法,所述多层复合管具有:用于截止气体通过的中间金属截止层(4)、引导介质的内层(2)和外部保护层(6),
在其中,所述金属截止层(4)被构造为在周缘方向上闭合的截止层,
将所述内层(2)通过内部主挤出机(14-2)挤出到管形金属截止层(4)中,其中,内部初始材料(20)引导给所述内部主挤出机(14-2),并且
将所述外部保护层(6)通过外部主挤出机(14-6)挤出到所述金属截止层(4)上,其中,外部初始材料(35)被引入给所述外部主挤出机(14-6),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所述复合管(1)的长度重量(LM1)的调节,其中,所述调节至少具有以下步骤:
将总通过量(n、rs)预设为所述内部初始材料(20)的内部通过量(n2、rs2)和所述外部初始材料(35)的外部通过量(n6、rs6)的总和(St1),
通过测量外直径(d6)并且调整用于所述外部保护层(6)的外部通过量(n6、rs6)来调节所述外部保护层(6)的外直径(d6)(St2、St3、St4、St5),
从所述总通过量(n、nm)和经调整的外部通过量(n6、nm6)确定所述内部通过量(n2、rs2)(St6),并且
调整所述内部通过量(n2、rs2)(St6、St7、St8、St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的所述内部初始材料(20)和所述外部保护层(6)的所述外部初始材料(35)分别是塑料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构造所述金属截止层(4),将金属带连续地变形为闭合管并且重叠地纵向卷绕,并且在所述金属带的边缘的重叠区域(13)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构造所述金属截止层(4),将金属带连续地变形为闭合管并且对接地纵向卷绕,并且在所述金属带的边缘的对靠区域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构造所述金属截止层(4),将金属半成品(11)由于通过变形机构(10)所进行的挤压来挤出为无缝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通过量(n、rs)的预设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
- 首先预设所述复合管(1)的总长度重量(LM),
- 在考虑所述金属截止层(4)的长度重量(LM4)的情况下,从所述总长度重量(LM)中形成所述内层(2)和所述外部保护层(6)的长度重量(LM2、LM6)的总和,
- 从所述内层(2)和所述外部保护层(6)的所述长度重量(LM2、LM6)的总和、所述内层(2)的固体的内部初始材料(20)和所述外部保护层(6)的固体的外部初始材料(35)的密度和所述复合管(1)的抽出速度(v)确定所述总通过量(n、rs)。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所述多层复合管(1)的方法是单级的,其中,在将所述金属截止层(4)构造为闭合管期间或紧随其后施加所述内层(2)和所述外部保护层(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内部初始材料(20)到所述内部主挤出机(14-2)的内部引入率(n2)调整为内部通过量(n2),并且将所述外部初始材料(35)到所述外部主挤出机(14-6)的外部引入率(n6)调整为外部通过量(n6),
其中,所述总通过量(n)形成为总引入率(n),所述总引入率被形成为所述内部引入率(n2)和所述外部引入率(n6)的总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初始材料(20)通过内部称量装置(24)引入给所述内部主挤出机(14-2),其中,所述内部引入率(n2)通过操控内部挤出机输送单元的转速借助于内部调节信号(S3)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诺伊克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因诺伊克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10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