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电接线盒及电流分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0881.5 | 申请日: | 201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S·法斯特雷;S·皮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福法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16 | 分类号: | H02G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杨薇 |
地址: | 法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接线 电流 分配 系统 | ||
用于车辆的电接线盒及电流分配系统。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接线盒(10)包括多个继电器(16)、继电器托架(36)以及包括连接部分(62)的引线框架(34),每个继电器(16)包括电连接引脚(22、24、26、28),使得继电器(16)能够插入到继电器托架(36)中并且使得能够实现到引线框架(34)的电连接。每个继电器(16)包括通信总线接口(32),该通信总线接口(32)连接到继电器的被称为控制引脚(26)的引脚。引线框架(34)包括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74),当继电器(16)插入到托架(36)中时,继电器的控制引脚(22、24、26、28)电连接到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7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电流分配系统的电接线盒。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电接线盒通常是包括切换元件的电模块,所述切换元件使电流能够分配到车辆的各种配件。该接线盒通常用各种其它术语表示,诸如“配电盒”或“继电器盒”。该盒通常由电子控制模块控制,该电子控制模块包括能够从车辆的使用者获取命令的微控制器。
车辆的电接线盒是车辆中配电和电路保护的核心。电接线盒的主要目的是为车辆电路及其相关联的电控部件的电力和信号分配提供一个中心位置。电接线盒包括配电系统和用于控制保险丝和切换装置(诸如继电器)的组件的印刷电路板。电接线盒与控制箱电通信。控制箱是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处理来自车辆的使用者的命令,并将信号发送到包含在电接线盒中的继电器,以便控制挡风玻璃刮水器、汽车灯、除霜系统等。控制箱和电接线盒通常是两个单独的组件,它们彼此远离地定位在车辆的车身内部。
继电器通常经由连接到控制箱的连接由电子模块来控制。电接线盒通常经由线束和标准线缆连接器联接到控制箱,从而导致印刷电路板上的大量连接器、连接器条和铜导轨。
本发明旨在为关于现有装置的复杂性和成本的问题提供简单且经济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接线盒,该电接线盒包括多个继电器、继电器托架以及包括连接部分的引线框架,每个继电器包括电连接引脚,使得继电器能够插入继电器托架并且能够实现到引线框架的电连接。每个继电器包括通信总线接口,该通信总线接口连接到继电器的引脚(称为控制引脚)。引线框架包括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当继电器插入托架时,继电器的控制引脚电连接到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
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使得能够省去使用印刷电路板作为总线的电子托架。尤其包括通信总线接口的继电器的使用以及引线框架的一部分作为通信总线的使用使得能够省去用于单独控制每个继电器的多个独立部分。具体地,由引线框架的一部分形成的通信总线使得能够提供对于所有继电器来说共同的控制部分,通信总线使得每个受控继电器能够被单独寻址。
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可以电耦合到引线框架的电接地部分以便形成电容器。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可以具有比其它部分小的厚度。继电器可以包括被设置为使得能够实现分配到车辆的电负载的电流的流动的机电开关或者被设置为使得能够实现分配到车辆的电负载的电流的流动的半导体开关。
通信总线可以是LIN类型的。引线框架可以包括与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形成差分对传输总线的另一部分,继电器的另一控制引脚电连接到形成差分对传输总线的另一部分。电接线盒可以附加地包括朝向盒的外部的电连接条,该条电连接到形成通信总线的部分。
用于车辆的电流分配系统可以包括配备有微控制器的控制箱和如上所述的电接线盒。控制箱可以包括电联接到形成电接线盒的通信总线的部分的通信总线接口。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并参照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附图而显现,并且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组装好的电接线盒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福法国公司,未经德尔福法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0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