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0325.8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2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成晶;户村修二;柳泽直树;冈村贤树;高松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静;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系统 | ||
通过第1电抗器电流(IL1)以及第2电抗器电流(IL2),可控制来自第1以及第2直流电源的输出。对于第1以及第2电抗器电流(IL1、IL2)中的大电流(IL2),为了对应的直流电源的输出控制,通过开关元件(S1~S5,S5a,S5b)的通断控制,在一个控制周期内,作为两个拐点而设置极大点以及极小点。对于第1以及第2电抗器电流(IL1、IL2)中的小电流(IL1),设置比大电流(IL2)多的拐点。进而,大电流侧(IL2)的各个拐点,在与小电流侧(IL1)的拐点相同的定时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系统,更特定的是,涉及包括连接在两个直流电源与共同的电力线之间的电力变换器而构成的电源系统的控制。
背景技术
使用了如下的混合动力电源系统,其使用连接在多个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力变换器,组合多个电源来向负载供给电源。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464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相对于二次电池和可充放电的辅助电源分别设置的升压斩波器(电力变换器)并联连接而成的车辆用电源系统。
另外,在日本特开2013-1323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电力变换器的结构:通过切换多个电力用半导体开关元件(以下,也简称为“开关元件”)的开关模式(switching pattern),能够切换在串联连接了两个直流电源的状态下进行DC/DC变换的工作模式(串联连接模式)和在并联使用两个直流电源的状态下进行DC/DC变换的工作模式(并联连接模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64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2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力变换器中,通过串联连接模式的选择来抑制升压比,由此,与专利文献1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高电压输出时的电力损失。进而,在专利文献2的电路结构中,会产生如下现象:第1直流电源的电力变换用的电流和第2直流电源的电力变换用的电流会重叠流通在共同的开关元件中。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情况:控制在第1直流电源以及第1电抗器中流通的电流与在第2直流电源以及第2电抗器中流通的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具体而言,上升定时和下降定时的关系),使得特定开关元件中的电力损失降低。
然而,特定开关元件中的电力损失的降低,虽然有助于电力变换器整体的效率提高,但对于元件间的发热量不均的减低而言效果却小。通常,开关元件通过晶体管芯片的并联连接来进行模块化,热定额(thermal rating)通过晶体管芯片的并联个数来设计。因此,若一部分开关元件中的发热量相对变大,则需要使该开关元件中的并联芯片个数比其他开关元件中的并联芯片个数多,因此量产时的制造成本的减低效果会变小。
如此,在具有并联使用两个直流电源的工作模式的电力变换器中,优选的是,进行用于电力变换的开关控制,使得:不仅减低开关元件中的电力损失的总和,还减低开关元件间的损失的不均。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两个直流电源的电源系统中减低电力变换中的多个开关元件间的电力损失的不均。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0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