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0325.8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2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成晶;户村修二;柳泽直树;冈村贤树;高松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静;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系统 | ||
1.一种电源系统,是用于控制高电压侧的第1电力线与低电压侧的第2电力线之间的直流电压的电源系统,具备:
第1直流电源;
第2直流电源;
电力变换器,其用于在所述第1直流电源以及所述第2直流电源与所述第1电力线以及所述第2电力线之间执行直流电压变换;以及
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所述电力变换器的工作,
所述电力变换器包括:
第1半导体元件,其电连接在所述第1电力线与第1节点之间;
第1电抗器,其在所述第1节点与所述第2电力线之间,与所述第1直流电源串联地电连接;
第2半导体元件,其电连接在所述第2电力线与所述第1节点之间;
第2电抗器,其在第2节点与所述第1电力线之间,与所述第2直流电源串联地电连接;
第3半导体元件,其电连接在所述第2节点与所述第2电力线之间;
第4半导体元件,其电连接在所述第1电力线与所述第2节点之间;以及
第5半导体元件,其电连接在所述第1节点与所述第2节点之间,
从所述第1半导体元件到所述第5半导体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构成为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控制电流路径的形成以及切断的开关元件,
经由所述第1电抗器的第1电抗器电流以及经由所述第2电抗器的第2电抗器电流的各电抗器电流,通过对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进行了响应的所述开关元件的通断控制,被控制成在各控制周期中具有多个拐点,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第1开关控制模式,该第1开关控制模式下,生成所述开关元件的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第1电抗器电流和所述第2电抗器电流中的绝对值大的第1电流,在各所述控制周期中,具有各为极大点和极小点的一方的第1拐点和第2拐点,并且,所述第1电抗器电流和所述第2电抗器电流中的绝对值小的第2电流,在各所述控制周期中,除了各为极大点和极小点的一方的第1拐点和第2拐点之外,还具有各为极大点和极小点的一方的第3拐点和第4拐点,
在所述第1开关控制模式下,
所述第1电流的所述第1拐点和所述第2电流的所述第1拐点为同一定时,
所述第1电流的所述第2拐点和所述第2电流的所述第3拐点为同一定时,
在所述第1开关控制模式下,在所述第1直流电源和所述第2直流电源双方进行功率输出工作或再生工作的期间,所述第1电流的所述第1拐点和所述第2电流的所述第1拐点,各一方为极大点和极小点,并且,所述第1电流的所述第2拐点和所述第2电流的所述第3拐点,各一方为极大点和极小点,
所述第2电流的所述第3拐点,是所述第2电流的所述第1拐点和所述第2电流的所述第2拐点之间的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还具有第2开关控制模式,该第2开关控制模式下,生成所述开关元件的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第1电抗器电流和所述第2电抗器电流的各电抗器电流,在各所述控制周期中,具有各为极大点和极小点的一方的第1拐点和第2拐点,并且,
生成所述开关元件的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第1开关控制模式和所述第2开关控制模式被交替地适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还具有第2开关控制模式,该第2开关控制模式下,生成所述开关元件的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第1电抗器电流和所述第2电抗器电流的各电抗器电流,在各所述控制周期中,具有各为极大点和极小点的一方的第1拐点和第2拐点,并且,
生成所述开关元件的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第1开关控制模式和所述第2开关控制模式被交替地适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生成所述开关元件的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根据对来自所述第1直流电源的输出进行控制的第1输出占空比和具有与所述第1输出占空比的最大值相当的电压宽度的第1载波之间的比较,在所述第1电抗器电流产生所述第1拐点以及所述第2拐点,并且根据对来自所述第2直流电源的输出进行控制的第2输出占空比和具有与所述第2输出占空比的最大值相当的电压宽度的第2载波之间的比较,在所述第2电抗器电流产生所述第1拐点以及所述第2拐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03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