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绒面革样人造革、以及正绒面革样人造革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47697.5 | 申请日: | 2016-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3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来马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绒面革样 人造革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使纤维交络后的基材赋予树脂而成的挠性片材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正绒面革样人造革,要求与天然皮革相接近的触感、质地。天然皮革在内部形成有适度的空隙,通过这种结构,带来了独特的触感(被称为“顺滑感”的光滑并伴有柔软感的柔和的感触)、质地(皮毛纹理(日文:毛亚み))。认为若在正绒面革样人造革中也形成类似于天然皮革的结构(空隙),则可以使顺滑感、皮毛纹理接近天然皮革。另一方面,天然皮革存在容易发生磨损的缺点,因此对于正绒面革样人造革,要求天然皮革中所得不到的优异的耐磨损性。因此,必须对构成正绒面革样人造革的材料进行适当地选择。
作为正绒面革样人造革的制造方法,通常已知有:将浸渗有溶剂系聚氨酯树脂的纤维片材浸渍于凝固用的液体,使溶剂系聚氨酯树脂凝固的湿式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将浸渗有水系聚氨酯树脂的纤维片材在气相中干燥,使水系聚氨酯树脂固化的干式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正绒面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纤维基材中浸渗作为溶剂系聚氨酯树脂的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将其浸渍于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中,使纤维基材中的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凝固,在温水中洗涤后,使其干燥。根据专利文献1,由于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无法渗出至片材的背面侧,因此可以得到美观、质地优异的正绒面革样片材。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正绒面革样片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纤维基材中浸渗作为水系聚氨酯树脂的W/O型聚氨酯系树脂,将其加热干燥后,实施压纹加工和起毛处理。根据专利文献2,通过起毛处理,在片材上形成起毛区域和非起毛区域,由此可以得到接近于天然皮革的触感、质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42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608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以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湿式法、以专利文献2为代表的干式法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的正绒面革样片材中,从溶剂系聚氨酯树脂去除溶媒(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后的痕迹以空隙状态形成。即,在溶剂系聚氨酯树脂的内部形成空隙。因此,若由于摩擦等而使片材表面的溶剂系聚氨酯树脂发生磨损,则与此相伴,空隙消失,容易使得顺滑感、皮毛纹理降低。如此,对于专利文献1的正绒面革样片材,内部形成了空隙的溶剂系聚氨酯树脂在表面露出,因此容易发生磨损,在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2的正绒面革样片材,纤维和水系聚氨酯树脂以相互补强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与利用湿式法的正绒面革样片材相比,耐久性方面优异。但是,专利文献2的正绒面革样片材中,水系聚氨酯树脂对纤维的亲和性高,因此水系聚氨酯树脂容易在纤维基材的表面形成皮膜,结果,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正绒面革样片材的顺滑感、皮毛纹理。
可见,在现有技术中,难以得到实现接近于天然皮革的顺滑感、皮毛纹理,同时还具备高耐磨损性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兼具与天然皮革接近的顺滑感、皮毛纹理和优异的耐磨损性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的特征构成如下:
是具备对使纤维交络后的基材赋予树脂而成的挠性片材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其中,
在上述挠性片材的厚度方向的剖面视图中,被上述纤维的剖面包围的空隙在上述挠性片材的内部形成,上述纤维通过上述树脂被结合,保持上述空隙。
根据本构成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在挠性片材的内部形成有被纤维的剖面包围的空隙,此外,该纤维通过树脂被结合,因此在挠性片材内空隙以适度地分散的状态被固定。这种结构成为与天然皮革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因此,本构成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可以实现与天然皮革相接近的顺滑感、皮毛纹理。另外,挠性片材中的纤维通过树脂被补强,因此可以得到比天然皮革要高的强度,形成耐磨损性优异的人造革制品。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正绒面革样人造革中,
在上述挠性片材的剖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区域中,上述纤维通过上述树脂被结合而成的连续结构体的剖面面积(A)与上述空隙的剖面面积(B)的比率(A/B)优选为15/85~9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联株式会社,未经世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6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管材加工用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