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后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3333.1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5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智史;松原勇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后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包括:从左右的后侧车架(12)的后下端部朝前上方延伸的左右的后柱(13);设置于该左右的后侧车架与该左右的后柱之间的左右的后轮罩(14);设置于该左右的后轮罩的内部的上部的左右的减震器基座(50)。该左右的后轮罩的各顶板(37)位于左右的后柱的下方。该左右的顶板与该左右的后柱之间的左右的空间部(Sp)被左右的角撑板(40)堵塞。该左右的后柱、该左右的后轮罩的上部及该左右的角撑板在侧视下组合成封闭截面状。该左右的减震器基座隔着该左右的后轮罩被该左右的角撑板包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的改良技术。
背景技术
车身的后部设置有对左右的后悬架的减震器的上部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减震器基座。来自路面的上推方向的外力、即路面反作用力从左右的减震器传递到左右的减震器基座。相对于此,正在开发提高车身的后部的刚性的技术。这种结构的车身后部结构例如可从专利文献1中得知。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的车身后部结构构成为在左右的后轮罩的上端面设置有左右的减震器基座。在该左右的减震器基座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左右的后柱。在该左右的后柱的上端部设置有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车顶侧梁。该左右的车顶侧梁支承车顶。
该左后柱通过左角撑板和左加强件来加强。该左角撑板架设于左减震器基座与左车顶侧梁之间,并且设置于左后柱的车宽方向内表面。该左加强件设置于左后柱的内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左后柱朝向车宽方向倾倒。关于右后柱也为相同的结构。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如上所述,左右的后柱设置于左右的减震器基座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即,该左右的后柱从左右的减震器基座的减震器安装中心向车宽方向偏移。因此,在来自路面的上推方向的外力、即路面反作用力从左右的悬架的减震器传递到左右的减震器基座时,可在左右的后柱上产生朝向车宽方向的弯曲力矩。该情况在抑制路面噪声的产生的方面上是不利的,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相对于此,可考虑在从左右的减震器基座至左右的后柱之间追加独立的加强部件。但是,为了提高对该弯曲力矩的刚性而追加加强部件的做法会增加车身重量,因此并非上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770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从左右的减震器基座及左右的后轮罩的上部到左右的后柱为止的上下方向整体的刚性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包括:左右的后侧车架,它们位于车身的后部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后柱,它们从该左右的后侧车架的后下端部朝前上方延伸;左右的后轮罩,它们位于所述左右的后侧车架与所述左右的后柱之间,并朝车宽方向的内侧凹陷;及左右的减震器基座,它们设置于所述左右的后轮罩的上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的后轮罩的下端部与所述左右的后侧车架接合,所述左右的后轮罩的左右的顶板位于所述左右的后柱的正下方,所述左右的后轮罩的上端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与所述左右的后柱接合,存在于所述左右的顶板与所述左右的后柱之间的左右的空间部被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俯视大致U字形截面的左右的角撑板堵塞,该左右的角撑板的下端部与所述左右的后轮罩接合,并且该左右的角撑板的上端部与所述左右的后柱接合,由此所述左右的后柱、所述左右的后轮罩的上部与所述左右的角撑板组合成侧视封闭截面状,所述左右的减震器基座位于所述左右的后轮罩的内部,并且经由该左右的后轮罩被所述左右的角撑板包围。
这样,设置于左右的后轮罩的内部且上部的左右的减震器基座经由该左右的后轮罩被左右的角撑板包围。左右的后轮罩的上部、左右的后柱与左右的角撑板在车身上下方向上组合成侧视封闭截面状。因此,能够提高从左右的减震器基座及左右的后轮罩的上部到左右的后柱为止的上下方向整体的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后部结构
- 下一篇:用于底盘系统的履带链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