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33234.3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A·T·吉布斯;S·J·朗迪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5 | 代理人: | 潘飞,郑建晖 |
地址: | 英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陆 两用 力系 | ||
本发明涉及特别适合于用在能够在陆上和水上行驶的水陆两用车(amphibian)中的动力系(powertrain)。该动力系更特别适合于用在具有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并且能够在水上滑行的高速水陆两用车中。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样的动力系的水陆两用车。
用于用在水陆两用车中的动力系是本领域中已知的。这些动力系通常落入两类之一。第一类是用于用在仅排水的水陆两用车(displacement only amphibians)中的动力系,且因此具有有限且缓慢的水上性能。这些动力系通常是被改型以向水用推进单元(marine propulsion unit)提供驱动的自动动力系。第二类包括用于用在滑行水陆两用车(planing amphibians)中的动力系,且该水陆两用车受到有限的陆上性能的困扰。这些动力系通常是被改型以向轮或履带驱动提供驱动的水用动力系。
然而,近期,申请人已经开发了用于用在具有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并且能够在水上滑行的新类型的高速水陆两用车中的动力系。此外,当该水陆两用车在陆上运行时,这些高速水陆两用车提供良好的路面操纵性。
然而,仍然需要通过特别地但不排他地在将驱动和动力递送到陆用推进单元(例如,轮、履带驱动等)和水用推进单元(例如,喷射驱动、推进器等)以供该水陆两用车在水上使用方面提供增加的灵活性和效率以及提供动力系的改进封装,来改进这些现有技术的动力系。对缩回轮和/或轮悬架组件(或履带驱动以及有关悬架组件)的需要在封装、重量分布方面以及在如何能够释放所得到的动力传输路径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陆用模式和水用模式下可运行的水陆两用车的动力系,该动力系包括:
一个原动机(prime mover),具有一个整体式变速传动装置(integral speed change transmission);
至少第一陆用推进单元;
至少第一水用推进单元;以及
一个动力传输单元(power transmission unit),其中:
该原动机被布置成在陆用模式下通过/经由该整体式变速传动装置来驱动所述至少第一陆用推进单元;且
该原动机被布置成在水用模式和陆用模式二者下通过/经由该动力传输单元来驱动所述至少第一水用推进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如本文所阐述的动力系的水陆两用车。
使用此布置,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特别适合于用在小型高速水陆两用车、最优选地仅具有两个轮(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水陆两用摩托车中。它也适合于用在以a)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布置或b)一个前轮、两个后轮布置配置的三轮水陆两用车(三轮车)中。该动力系可以具有单个原动机(通常为发动机)以驱动至少一个路面轮(road wheel)和至少一个水喷射器或推进器单元,然而在陆上可以在合适的速度范围内驱动路面轮,且在水上可以使路面轮解耦。可以相对于发动机速度以合适的速度驱动水喷射器或推进器单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的解决方案、在水上的低驱动损失、使用该变速传动装置中的空档以用于使路面轮解耦,且在水陆两用车从水中退出时路面轮速度与喷射器或推进器速度比率是良好的。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系还提供:i)设置一个后轮的双喷射器或推进器单元,以及ii)设置两个后轮的单个喷射器或推进器单元,从而在水上给出平衡或集中化的推力(除非转向,否则非矢量水推力)。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以实施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动力系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现在参考图1,动力系10可以被看作包括:
原动机,发动机12,具有一个整体式变速传动装置;
动力传输单元16;
两个水用推进单元,左舷水喷射器驱动18和右舷水喷射器驱动20;
两个水用推进驱动轴,左舷水喷射器驱动轴22(从视图隐藏),右舷水喷射器驱动轴24;
陆用推进驱动轴26;
伞齿轮传动装置28;以及
后轮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