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压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1518.9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黑光将;高岛洋司;中川裕;高桥亮;宫内辰雄;浜崎充良;田中源平;水船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F04B41/00;F04C23/00;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压缩 装置 | ||
1.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其是车辆所使用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包括:
第1压缩机,其具有形成有第1进气口的第1口壁,其用于对自所述第1进气口流入的空气进行压缩;
第2压缩机,其具有形成有第2进气口的第2口壁,其用于对自所述第2进气口流入的空气进行压缩;
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并与车辆的下表面相连接;以及
进气管路,其用于从所述壳体之外向所述第1进气口和所述第2进气口引导空气,
所述第1口壁和所述第2口壁彼此相对地设置,
所述进气管路配置在所述第1口壁和所述第2口壁之间,
在所述第1口壁还形成有用于将由所述第1压缩机对经过所述第1进气口流入的所述空气进行压缩而生成的第1压缩空气送出的第1送出口,而且在所述第2口壁还形成有用于将由所述第2压缩机对经过所述第2进气口流入的所述空气进行压缩而生成的第2压缩空气送出的第2送出口,
所述空气压缩装置包括:送出管路,该送出管路接受从所述第1送出口送出的第1压缩空气以及从所述第2送出口送出的第2压缩空气,并将第1压缩空气以及第2压缩空气向所述壳体外部送出;
第1驱动部,其用于生成用于驱动所述第1压缩机的第1驱动力;
第1传递部,其用于向所述第1压缩机传递所述第1驱动力;
第2驱动部,其用于生成用于驱动所述第2压缩机的第2驱动力;以及
第2传递部,其用于向所述第2压缩机传递所述第2驱动力,
所述壳体包括与车辆相连接的顶板、在所述顶板的下方横置的底板、竖立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外周壁、以及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横置且用于支承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的支承板,
所述支承板包括安装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的上表面、以及安装所述第1驱动部和所述第2驱动部的下表面,
所述外周壁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具有第1壁和第2壁,所述第1传递部配置于第1壁的旁边,所述第2传递部配置于第2壁的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送出管路包括供所述第1压缩空气和所述第2压缩空气合流的歧管和用于将所述歧管固定于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中的至少一者的第1固定构件,
所述第1固定构件包括第1调整构造,该第1调整构造能够调整所述歧管相对于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而言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还包括用于在与所述第1进气口不同的位置将所述送出管路固定于所述第1口壁的第2固定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送出管路包括从所述第1送出口朝向所述第2口壁伸出的基端管和自所述基端管弯曲并用于向所述歧管引导所述第1压缩空气的弯曲管,
所述弯曲管包括第2调整构造,该第2调整构造用于调整从所述基端管朝向所述歧管延伸的引导区间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还包括:
风扇装置,其具有以生成用于冷却所述第1压缩机的冷却空气的方式进行旋转的风扇叶片;以及
冷流调整箱,其配置在所述风扇装置和所述第1压缩机之间,
所述冷流调整箱包括与所述风扇装置相对的第1调整板和与所述第1压缩机相对的第2调整板,
在所述第1调整板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
在所述第2调整板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
所述进气管路包括:沿着所述第1口壁延伸的进气管道、具有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结的第1端和与所述第1进气口相连结的第2端的连结管、以及用于将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第1端之间密封的调整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未经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15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