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塑料熔体的设备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7867.3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H·贝豪恩;K·布热措斯基;D·黑亨伯格;B·皮希勒;T·皮希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下一代回收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40 | 分类号: | B29B7/40;B29B7/42;B29B7/72;B29B7/74;B29C48/49;B29B7/84;B29B7/8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奥地利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塑料 设备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塑料熔体的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具有反应器(2),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3),所述反应器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4、5);混合元件(12)设置在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5)中并且绕旋转轴线(13)可转动地支承在该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上;所述反应器连同卸料装置(19)在中间连接至少一个重量测定装置(21)的情况下支撑在安放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塑料熔体并且调整其固有粘度的设备以及方法,所述塑料熔体特别是缩聚物熔体。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文献WO 2014/040099描述了一种用于在负压下提高缩聚物熔体的极限粘度的方法以及装置。熔体穿过具有多个孔的孔板或筛网进入存在小于20mbar的压力的腔室中并且自由下落以细丝的形式穿过该腔室并且在腔室的下方在收集器中停留至少一分钟。在收集器中由相对于收集器的底部在水平的位置中定向的混合及卸料部件在真空下使熔体持续运动,所述混合及卸料部件不是完全由熔体覆盖。在熔体的上方保留自由的空间,其中,熔体的表面通过混合部件和卸料部件的转动运动被反复划开并且多次更新。通过熔体的停留和保持运动以细丝开始的缩聚作用在熔体池中继续。最后,熔体由共同构造的混合及卸料部件从收集器输出。
JP 2002/254432 A记载了一种用于容纳可塑化的材料的容纳漏斗,所述材料通过用电机驱动的输送装置间歇式地供应给注塑机的塑化单元。所述容纳漏洞连同电机和输送单元放置在称重单元上。通过所述称重单元可以确定容纳在所述容纳漏斗中的材料的重量并由此确定,对于进一步输送给注塑机的塑化单元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材料。此外,还可以确定进一步输送给注塑机的塑化单元的材料排出量的重量。但这只能以下情况下实现,即,在进一步输送期间没有新的材料输送到容纳漏斗中。通过使向容纳漏斗中供应材料的量与间歇式输出的排出量相协调,由此可以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测量和确定供应给后面的注塑机连续的材料通过量。这里不利的是,直到由挤出机输出之前都不能对供应的原材料进行直接的量控制或质量控制。
由JP 2011-131381 A1已知一种类似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填充漏斗和设置在输出部段上的第二填充漏斗。第二填充漏斗的输出部段通入输送机。第二填充漏斗以及设置在下方的输送机共同支撑在称重装置上。由此可以确定供应给第二填充漏斗和从其中导出的原材料的重量变化。由输送机将原材料供应给设置在后面的挤出机。这里不利的也是,直到由挤出机输出熔体之前都不能直接对所供应的原材料进行量或质量控制。
由文献EP 1 302 501 A2已知一种用于促进聚合物产品的后缩聚作用的方法和装置。将事先制备的熔体输送通过具有多个孔的挤出板,以便在沿竖直方向在真空腔室的内部穿过期间使熔体为丝状。在腔室的下方设置收集器,在该收集器中由所述各个熔体丝形成熔体池。从所述熔体池取出部分量并且作为已经处理的熔体以一定的量比例输送给已熔化的中间产品的输入管道。为了由中间产品以及附加地输送的、已经处理的熔体产品形成熔体,使这种混合物重新以较低的压力穿过具有多个孔的挤出板输送给所述腔室。在构造为漏斗的收集器的下端部上连接有通向传输泵的导出管道。
文献DE 2 243 024 A记载了一种用于制造高分子PET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形容器,该容器在其上端部上具有熔体入口并且在其下端部上具有熔体出口以及具有用于挥发性物质的排出喷管。在容器的中央竖直地设置轴,材料更换板绕该轴竖直固定设置。在材料更换板上分别存在一个分配空间并且在材料更换板的下方存在收集空间。在处于一个分配空间与该分配空间上级的收集空间之间安装连接管,通过所述轴穿过所述连接管。所述轴在穿过连接管伸出的部件上分别构造成像分配空间中进行输送的挤出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下一代回收机有限公司,未经下一代回收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7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