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塑料熔体的设备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7867.3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H·贝豪恩;K·布热措斯基;D·黑亨伯格;B·皮希勒;T·皮希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下一代回收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40 | 分类号: | B29B7/40;B29B7/42;B29B7/72;B29B7/74;B29C48/49;B29B7/84;B29B7/8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奥地利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塑料 设备 以及 方法 | ||
1.用于处理塑料熔体和调整塑料熔体的固有粘度的设备(1),所述设备具有反应器(2),所述反应器具有反应器壳体(3),所述反应器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应器壳体部分(4),所述第一反应器壳体部分具有上端部区域(6)和下端部区域(7)以及在上端部区域(6)与下端部区域(7)之间延伸的第一腔部分(8),其中,所述第一腔部分(8)具有竖直的高度延伸,并且所述反应器壳体(3)在所述第一反应器壳体部分(4)的下端部区域(7)的区域中具有直接邻接于第一反应器壳体部分的至少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5),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具有第二腔部分(9),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腔部分(8、9)相互流动连接并且构造成相对于外部的环境是密封的,并且在第一反应器壳体部分(4)的上端部区域(6)的区域中在至少一个进料口上至少一个用于塑料熔体的输送管道(10)通入到第一反应器壳体部分(4)中并且在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5)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塑料熔体的排出口(11),并且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5)中的混合元件(12),所述混合元件(12)能绕旋转轴线(13)转动地支承在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5)中,并且所述混合元件(12)与自己的、独立的第一驱动装置(18)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器(2)在中间连接至少一个重量测定装置(21)的情况下支撑在安放面上;
与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5)的排出口(11)邻接地设置有用于塑料熔体的构造成熔体泵或挤出机的卸料装置(19);
卸料装置(19)也在中间连接至少一个另外的重量测定装置(21)的情况下支撑在安放面上;并且
所述卸料装置(19)与第二驱动装置(20)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独立于混合元件(12)的第一驱动装置(18)地受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架(22),并且至少所述反应器(2)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架(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架(22),并且所述反应器(2)的反应器壳体(3)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架(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连同保持在其上的反应器(2)经由多个所述重量测定装置(21)支撑在安放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各重量测定装置(21)关于安放面靠近地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各重量测定装置(21)在其背离反应器(2)或者支架(22)并且面对安放面的侧面上支撑在机座(23)上并且所述机座(23)经由滚轮(24)支撑在安放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反应器(2)经由所述至少一个重量测定装置(21)在悬挂的位置中保持在支架(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2)的反应器壳体(3)经由所述至少一个重量测定装置(21)在悬挂的位置中保持在支架(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各重量测定装置(21)由称重单元构成,其中,各重量测定装置(21)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各重量测定装置(21)由拉力式称重装置构成,其中,各重量测定装置(21)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壳体部分(4)和/或第二反应器壳体部分(5)构造为管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下一代回收机有限公司,未经下一代回收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78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