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抵抗车辆侧门向内突入的防撞梁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22012.1 | 申请日: | 2016-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C·J·霍夫;P·M·罗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形状集团 |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抵抗 车辆 侧门 向内 突入 防撞梁 | ||
1.一种用于加强车门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包括:
长形梁,其具有跨越所述长形梁的长度的中空内部和跨越所述长度并被构造为面向所述车门的外侧的撞击部分;
其中所述长形梁包括横截面形状,所述横截面形状具有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所述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在包括所述撞击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的弯曲段处互相连接;和
其中所述顶壁部分和所述底壁部分各包括中间折弯处以限定在中间折弯处的相对侧上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和成角度的部分,所述中间折弯处被构造成防止长形梁因车门外侧的冲击力而向内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长形梁的横截面形状包括内壁部分,所述内壁部分在与所述弯曲段相对的横截面形状的一侧处与所述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内壁部分包括基本平面的部分,所述基本上平面的部分大致与所述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的实质水平的部分直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中间折弯点设置在所述顶壁部分和所述底壁部分上的基本相同的位置处,使得所述横截面形状大致上绕基本上居中的水平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基本水平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基本水平部分相邻的所述成角度的部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还包括附接在所述长形梁的端部处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被构造成安装在所述车门处,使得所述长形梁布置成在某高度处被构造成在撞击部分接收横向的侧面冲击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长形梁包括在所述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中的其中一个处沿着所述长形梁的长度形成的焊缝,以便当所述长形梁因为从车门外侧的横向的侧面冲击力而折弯时,减小所述焊缝上的压缩和拉伸冲击应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长形梁的横截面形状是闭合的,并且包括沿着所述长形梁的长度的焊缝,所述焊缝连接形成所述长形梁的金属片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弯曲段是圆角的并且包括大于或等于形成所述长形梁的金属片的厚度的大约四倍的内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梁,其中所述金属片包括具有至少约1700MPa的拉伸强度的马氏体钢。
11.一种门防撞梁,包括:
长形的中空梁,其具有被配置为面向车门的外侧的侧面撞击表面,以及相对端被构造成设置在车门的周边框架上;
其中所述长形中空梁包括横截面形状,所述横截面形状具有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所述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在包括侧面撞击表面的圆角撞击点处互相连接;
其中所述截面形状的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各自包括第一基本上平面的部分和与所述第一基本上平面的部分成一定角度的第二基本上平面的部分,其中所述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的所述第二基本平面的部分在圆角撞击点处互相连接;和
其中所述第一基本平面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对应的第二基本平面部分的长度,以便抵抗所述长形中空梁因在车门的外侧的冲击力而向所述车门的内侧移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防撞梁,其中所述横截面形状包括与所述圆角撞击点相对的内壁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壁部分包括大体上平面的部分,其大致与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一平面部分直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防撞击梁,其中所述长形中空梁的横截面形状沿着所述长形中空梁的长度绕所述顶壁部分和所述底壁部分之间的大致居中的平面大致对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防撞梁,其中所述长形中空梁包括在所述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中的其中一个处沿着所述长形中空梁的长度形成的焊缝,以连接用于形成所述长形中空梁的金属片的边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门防撞梁,其中所述圆角撞击点包括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片的厚度的大约四倍的内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防撞梁,其中所述长形空心梁由拉伸强度为至少约1700MPa的马氏体钢片辊轧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形状集团,未经形状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20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