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和转向重负载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17673.5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I·J·克里斯普;S·A·谢尔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哥伦比亚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62D5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东升,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转向 负载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负载输送系统,所述负载输送系统经配置经由多个提升/输送装配件通过一个或多个增量步进在表面上移动负载,每个提升/输送装配件包括:
提升机制,其可操作以提升支撑所述负载的承载框架;
滚动装配件,其包括用于接触所述表面的脚垫,所述滚动装配件耦接到所述提升机制;
转向装配件,其耦接在所述提升机制和所述滚动装配件之间并可操作以旋转所述滚动装配件,所述转向装配件包括:
扭力环,其连接到所述滚动装配件并当被旋转时可操作以与所述滚动装配件一起旋转,
线性致动器,
第一联动装置,在其第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线性致动器,
第二联动装置,在第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第二端并在第二端处连接到所述扭力环,
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和第二联动装置是可操作的,以在所述线性致动器运动时在至少约179°的角度内旋转所述扭力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包括液压缸驱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从由下列项组成的组中选择:液压线性驱动系统、螺丝驱动器、齿条和齿轮驱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被液压地、气动地或电动地提供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弯曲体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第二弯曲体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经由包括中央处理器的闭环反馈系统控制,所述中央处理器监控所述线性致动器的移位位置并调整所述线性致动器的移位位置,所述线性致动器可操作用于接合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和第二联动装置以在给定角度内旋转所述扭力环,从而调整所述滚动装配件的旋转取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包括线性换能器,其可操作用于将所述线性致动器的移位位置的信号提供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器,其可操作用于提供控制输入至所述中央处理器并且在所述远程控制器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提供无线连接。
9.一种用于转向负载输送系统的方法,所述负载输送系统经配置经由多个提升/输送装配件通过一个或多个增量步进在表面上移动负载,每个提升/输送装配件包括可操作以提升支撑所述负载的承载框架的提升机制、包括用于接触所述表面的脚垫的滚动装配件,所述滚动装配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提升机制;
经由耦接在所述提升机制和所述滚动装配件之间的转向装配件相对于所述提升机制旋转所述滚动装配件,所述转向装配件包括连接到所述滚动装配件并当旋转时可操作为与所述滚动装配件一起旋转的扭力环、线性致动器、在其第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线性致动器的第一联动装置、在第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第二端并且在第二端处连接到所述扭力环的第二联动装置,
操作所述线性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和第二联动装置可操作以在所述线性致动器运动时在至少约179°的角度内旋转所述扭力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弯曲体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第二弯曲体部分。
11.一种负载输送系统,所述负载输送系统经配置经由多个提升/输送装配件通过一个或多个增量步进在表面上移动负载,每个提升/输送装配件包括:
提升机制,其可操作以提升支撑所述负载的承载框架;
滚动装配件,其包括用于接触所述表面的脚垫,所述滚动装配件耦接到所述提升机制;
转向装配件,其耦接在所述提升机制和所述滚动装配件之间并可操作以旋转所述滚动装配件,所述转向装配件包括:
扭力环,其连接到所述滚动装配件并且当旋转时可操作为与所述滚动装配件一起旋转,
线性致动器,
多联动装置连接器,其在其第一端处连接到所述线性致动器并在第二端处连接到所述扭力环,
其中所述多联动装置连接器可操作以在所述线性致动器运动时在至少约179°的角度内旋转所述扭力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哥伦比亚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哥伦比亚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6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模块转向架悬挂系统
- 下一篇:鞍乘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