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基于成型密封件而可变的流动连接的压力介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12377.6 | 申请日: | 2016-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7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C·库伦;K·施尼特格;A·莱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8 | 分类号: | F15B13/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基于 成型 密封件 可变 流动 连接 压力 介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压力介质装置,所述压力介质装置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具有至少两个相互接触的层,其中,一槽状接纳部在一平行于所述层观察的平面中布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本发明提出,所述槽状接纳部在一平行于所述层的平面中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流动连接的穿口;并且设置一组用于装配在所述两个层之间的成型密封件。于是,根据分别从所述一组成型密封件中选出的并且装配在所述两个层之间的成型密封件实现或不实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流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压力介质装置,压力介质在所述压力介质装置中流动,所述压力介质装置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具有至少两个相互接触的层,其中,对于用于压力介质的每个流动通道的至少两个流动开口而言,所述至少两个流动开口在相互接触的层的第一层的第一面中通出,或者一第一流动开口在第一面中通出并且一第二流动开口在所述相互接触的层的相邻于所述第一层的第二层的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第二面中通出,其中,设置至少一个从第一面和/或从第二面突出的、用于布置在两层之间的成型密封件的至少一个分隔部的槽状接纳部,所述槽状接纳部在一平行于所述层的平面中观察布置在一第一腔室与一第二腔室之间,所述第一流动开口通入到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第二流动开口通入到所述第二腔室中,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至少通过所述第一面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面限界。
背景技术
这种压力介质装置例如由DE 39 10 381 A1以由多个中间板和端板组成的集合连接板的形式公开。在那里,在两个中间板之间布置一个成型密封件,该成型密封件具有盘状的封闭部,用于封闭分别垂直于板平面构造在两个中间板中并且相互对齐的流动开口。根据成型密封件的实施方式,可以借助三个封闭部封闭所有三个流动开口,于是,不再能进行从一个中间板中的流动开口到另一个中间板中的对应流动开口的流动,或者,在任意的组合中,通过相应地设置在相关成型密封件上的封闭部只能封闭一个流动开口或两个流动开口。因此,设置一组成型密封件,其具有分别不同数量和/或位置的封闭部,用于分别封闭或者打开特定的、延伸穿过中间板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通入所述流动开口中。如果延伸穿过多个中间板并且垂直于板平面的流动通道应该被打开或封闭,以便可变地构造压力介质切换,则成型密封件的这种类型是符合目的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如此进一步构造开头所述类型的压力介质装置,以至于能够尽可能成本低的产生压力介质装置的变型方案。
根据发明,所述任务通过本发明的特征来解决。
发明的公开
根据发明,提出:
a)槽状接纳部在一平行于所述层的平面中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流动连接的穿口,和
b)设置一组用于装配在所述两个层之间的成型密封件,其中,选自所述一组成型密封件的第一成型密封件至少在所述穿口的区域中具有一接纳在所述槽状接纳部中的、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分隔开的分隔部,并且选自所述一组成型密封件的第二成型密封件至少在所述穿口的区域中构造为不具有这种分隔部,其中,
c)根据分别从所述一组成型密封件中选出的并且装配在所述两个层之间的成型密封件实现或不实现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流动连接。
因此,在平行于两个相互接触的层的或者这些层之间的平面中的不同层之间的或者同一层内的流动通道可变地构成。于是,流体例如从一个流动通道通过第一层的第一面中的第一流动开口进入第一腔室,穿过用于从所述一组成型密封件选出且布置在所述两个层之间的成型密封件的槽状接纳部中的一个穿口或全部穿口该,(所述成型密封件在这里例如不具有分隔部),然后,流体进入第二腔室并且从那里进入所述第一面中的或第二面中的第二流动开口,以便从那里到达配属的流动通道。
所述槽状接纳部于是一方面用作成型密封件或成型密封件的分隔部的位置固定装置并且另一方面允许借助一个穿口或全部穿口实现腔室之间或者流动开口之间的流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2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