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转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05347.2 | 申请日: | 2016-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7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柳尚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G01B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装置 | ||
1.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向机构,随着方向盘的操作使转向轮转向;
电动马达,对该转向机构施加转向力;
传感器外壳,设于所述转向机构,并在内部具备第一齿轮支承部及第二齿轮支承部;
第一齿轮,旋转自如地被所述第一齿轮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侧一体形成的多个第一齿部、及以旋转轴为中心磁化有N极及S极的第一磁性部件,所述第一齿轮随着所述方向盘的旋转而旋转;
第一标记部,设于该第一齿轮,表示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上磁化产生的N极或S极的位置;
第二齿轮,旋转自如地被所述第二齿轮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侧以与所述多个第一齿部直接或间接地啮合的方式一体形成的多个第二齿部、及以旋转轴为中心磁化有N极及S极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齿轮随着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而旋转;
第二标记部,设于该第二齿轮,表示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上磁化产生的N极或S极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各齿轮支承部收纳有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的初始状态下,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标记部形成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
第一检测元件,基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所产生的磁场变化,检测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角;
第二检测元件,基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所产生的磁场变化,检测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角;
转向绝对角运算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角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角的组合,运算所述转向轮朝向前进方向时距所述方向盘的回正位置的所述方向盘的转向绝对角;
控制部,基于所述转向绝对角,控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备微处理器,
所述转向绝对角运算电路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该嵌件成型以将所述第一齿轮的磁性部件及所述第二齿轮的磁性部件各自配置在模具的模腔内的状态进行注塑成型,
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在所述嵌件成型后,被向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产生的磁场磁化,
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在所述嵌件成型后,被向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产生的磁场磁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的正交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状,
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的正交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记部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齿部中比与所述第一标记部最接近的齿的齿底更靠内周侧,
所述第二标记部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齿部中比与所述第二标记部最接近的齿的齿底更靠内周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外壳具有: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地设置的第一相对面、设于该第一相对面且朝所述第一齿轮侧突出地形成的第一突起部、在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地设置的第二相对面、设于该第二相对面且朝所述第二齿轮侧突出地形成的第二突起部,
所述第一突起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一标记部之间,
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多个齿部与所述第二标记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记部以向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开口的方式形成为凹状,
所述第二标记部以向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开口的方式形成为凹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53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电机上碟刹安装面的位置度检具
- 下一篇:销孔对称度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