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03678.2 | 申请日: | 2016-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蓝乡崇;伊藤涉;藤本辰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30B29/36 | 分类号: | C30B29/36;C30B25/16;H01L21/205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延 碳化硅 晶片 制造 方法 以及 | ||
1.一种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相对于(0001)面向<11-20>方向倾斜的角度即偏斜角度为4°以下的碳化硅单晶基板上流动硅系以及碳系的材料气体,通过热CVD法使碳化硅外延生长来制造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的方法,其中,
使所述硅系以及碳系的材料气体中的碳与硅的原子数比即C/Si比为0.5以上且1.0以下,形成由厚度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碳化硅外延膜制成的缓冲层,
以每小时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生长速度形成由碳化硅外延膜制成的漂移层,使在该漂移层的表面观察到的浅坑的深度为30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以每小时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生长速度使缓冲层生长,使所述原子数比即C/Si比为1.0以上且2.0以下,使漂移层生长。
3.一种外延碳化硅单晶晶片,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相对于(0001)面向<11-20>方向倾斜的角度即偏斜角度为4°以下的碳化硅单晶基板;
形成在所述碳化硅单晶基板上、掺杂密度为1×1018个原子/cm3以上且1×1019个原子/cm3以下并且由厚度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碳化硅外延膜制成的缓冲层;和
形成在所述缓冲层上、掺杂密度为1×1015个原子/cm3以上且1×1017个原子/cm3以下并且由厚度为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碳化硅外延膜制成的漂移层,其中,
所述漂移层表面中的浅坑的深度为30nm以下,
在所述碳化硅单晶基板一侧设置由Ni制成的欧姆电极、在所述漂移层一侧设置由Ni制成的肖特基电极来形成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情况下,逆向施加电压为400V时的泄漏电流达到1×10-11A/cm2以上且1×10-8A/cm2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6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