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系统、作业机械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02057.2 | 申请日: | 2016-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鸭下祐太;河口正;秋山照夫;大岛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F15B11/17 | 分类号: | F15B11/17;E02F9/22 |
| 代理公司: | 11467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岳野 |
| 地址: | 日本国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作业 机械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控制系统,其用于控制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具备:作业机,其包括多个作业机部件;以及多个致动器,其分别驱动多个所述作业机部件,所述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
流路,其连通所述第一液压泵和所述第二液压泵;
开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流路中,对所述流路进行开闭;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开闭装置,在所述流路关闭的分流状态和所述流路打开的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致动器,其在所述分流状态下被供给从所述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以及
第二致动器,其在所述分流状态下被供给从所述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
在所述连通状态下,即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中的任一致动器成为驱动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也会控制所述开闭装置以维持所述连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流状态下,即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中的任一致动器成为非驱动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也会控制所述开闭装置以维持所述分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驱动所述致动器而被操作的操作装置,
在所述连通状态下,即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中的任一致动器通过所述操作装置成为操作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也会控制所述开闭装置以维持所述连通状态,在所述分流状态下,即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中的任一致动器通过所述操作装置成为非操作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也会控制所述开闭装置以维持所述分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连通状态包括从所述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所述液压油和从所述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所述液压油合流的合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连通状态包括从所述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所述液压油和从所述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所述液压油合流的合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流状态下,所述第一液压泵向包括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一致动器组供给所述液压油,
在所述分流状态下,所述第二液压泵向包括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致动器组供给所述液压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机部件包括:铲斗;斗杆,其与所述铲斗连结;以及动臂,其与所述斗杆连结,
所述致动器包括:铲斗缸,其使所述铲斗动作;斗杆缸,其使所述斗杆动作;以及动臂缸,其使所述动臂动作,
所述第一致动器组包括所述铲斗缸和所述斗杆缸,
所述第二致动器组包括所述动臂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机械具有支承所述作业机的回转体,
所述回转体由不属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组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组的致动器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机械具有支承所述作业机的回转体,
所述回转体由不属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组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组的致动器驱动。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
11.一种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具备:作业机,其包括多个作业机部件;以及多个致动器,其分别驱动多个所述作业机部件,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连通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的流路关闭的分流状态和所述流路打开的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所述分流状态下,将从所述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供给到第一致动器,将从所述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供给到第二致动器;以及
在所述连通状态下,即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中的任一致动器成为驱动状态,也还是维持所述连通状态,将从所述第一液压泵和所述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供给到驱动状态的致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0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