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尾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93549.X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菲利浦·巴格尼;帕斯卡·德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耐塑料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鼎理利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18 | 代理人: | 陶梅,潘满根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1.一种车辆尾门,所述车辆尾门(12)包括内板(1)、外板(2)和第一粘接带(31),所述第一粘接带(31)被施加在所述内板(1)与所述外板(2)之间以将这两个板粘接在一起并在这两个板之间创造水密的内体积,所述外板(2)包括:
-具有外观表面的外皮(21);
-用于接纳光学单元的壳体(14),所述壳体由与所述外皮邻接的周壁(22)限定;以及
-由所述外皮(21)、所述壳体(14)的周壁(22)和从所述壳体(14)向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伸出的壁(23、26)一起限定的空腔(25),
其特征在于,参与限定所述空腔(25)的所述从所述壳体(14)向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伸出的壁(23、26)中的至少一个壁不触及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因而在所述至少一个壁与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27),在所述间隙(27)处施加第二粘接带(32)以密封所述间隙(27),从而确保所述空腔(25)的水密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参与限定所述空腔(25)的所述从所述壳体(14)向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伸出的壁(23、26)包括桥接壁(23)和侧壁(26),其中所述桥接壁(23)盖住所述壳体(14)与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形成的角落,所述侧壁(26)在一端封闭所述空腔(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在模制所述空腔(25)时滑块向所述车辆的Y轴线的原点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侧壁(26)位于所述车辆尾门(12)的侧面上;或者,在模制所述空腔(25)时滑块向所述车辆的Y轴线的两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侧壁(26)位于所述空腔(25)的与所述车辆尾门(12)的侧面相对的这端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7)位于从所述外皮(21)的外观表面上可见的风格线条(13)的背后或附近。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带(31)和所述第二粘接带(32)被施加为相交叉叠置,并且叠置的上下顺序可交换。
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带(31)被施加在所述外板(2)的内表面上并形成连续密封路径。
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带(31)和所述第二粘接带(32)是由机器人施加的防水胶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壁的不触及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的自由端的厚度变薄,以有利于所述第二粘接带(32)在该自由端下方的通行,从而确保所述至少一个壁两侧的水密性。
9.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壁的不触及所述外皮(21)的内表面的自由端形成接收所述第二粘接带(32)的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耐塑料公司,未经全耐塑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35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网络矩阵系统
- 下一篇:手拿包(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