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锁功能的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77587.6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韩丹;郑燕冬;巨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一齿差旋 链式 备胎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自锁功能的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属于轻型车轻量化研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汽车备胎升降机构广泛采用蜗轮蜗杆式和一齿差旋链式。蜗轮蜗杆传动比较大,流行于欧美国家;但蜗轮蜗杆的加工、安装等精度均要求较高,如果出现因安装导致的密封性差,蜗轮蜗杆还易出现点蚀破坏,影响使用性能,加之生产成本较高,故而在JL01轻量化车型上采用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其具有如下特点:
1、利用轮系传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齿数差值为1,有较大的传动比;
2、升降摇杆采用空心钢管代替实心钢棒,成本及重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自锁功能的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在利用该带自锁功能的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解决了现有机构提升备胎比较费力、自锁功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带自锁功能的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包括壳体、驱动轴、升降摇杆、链条,驱动轴贯穿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底部开口,驱动轴一端与升降摇杆连接,驱动轴上装配有主动齿轮、从动链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链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链轮的齿数差值为1,主动齿轮上一侧设有凸缘,凸缘上装有自锁板,链条上端与从动链轮配合,链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备胎托架、弹簧、弹簧座,链条通过连接环依次穿过备胎托架、弹簧与弹簧座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链轮、自锁板均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从动链轮与主动齿轮内啮合。
所述自锁板呈方形,自锁板中间设有长孔,自锁板对角线的一半大于驱动轴轴心到壳体上端内侧的距离。
所述连接环与弹簧座焊接。
所述设置主动齿轮处的驱动轴直径大于设置从动链轮处的驱动轴直径。
采用这种带自锁功能的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驱动轴上装配有主动齿轮、从动链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链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链轮的齿数差值为1,这样力的传动比大,升降备胎比较省力。
2、由于主动齿轮上一侧设有凸缘,凸缘上装有自锁板,自锁板呈方形,自锁板中间设有长孔,自锁板对角线的一半大于驱动轴轴心到壳体上端内侧的距离,采用这种自锁板当备胎上升到最上端时,可以使机构实现自锁的功能。
3、由于链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备胎托架、弹簧、弹簧座,链条通过连接环依次穿过备胎托架、弹簧与弹簧座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弹簧来消除整个系统在备胎上升时链条产生的间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从动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自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1. 壳体;2. 主动齿轮;3. 从动链轮;4. 自锁板;5. 链条;6. 驱动轴;7. 升降摇杆;8. 连接环;9. 弹簧座;10. 弹簧;11. 备胎托架;12. 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该机构包括以下技术特征:壳体1;主动齿轮2;从动链轮3;自锁板4;链条5;驱动轴6;升降摇杆7;连接环8;弹簧座9;弹簧10;备胎托架11;凸缘12。
其中图2中的2-1为主动齿轮的主视图,图2中的2-2为主动齿轮的侧视图;图3中的3-1为从动链轮的后视图,图3中的3-2为从动链轮的侧视图,图3中的3-3为从动链轮的主视图。
图1、2、3、4、5所示带自锁功能的一齿差旋链式备胎升降机构包括壳体、驱动轴、升降摇杆、链条,驱动轴贯穿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底部开口,驱动轴一端与升降摇杆连接,驱动轴上装配有主动齿轮、从动链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链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链轮的齿数差值为1,主动齿轮上一侧设有凸缘,凸缘上装有自锁板,链条上端与从动链轮配合,链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备胎托架、弹簧、弹簧座,链条通过连接环依次穿过备胎托架、弹簧与弹簧座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链轮、自锁板均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从动链轮与主动齿轮内啮合。
所述自锁板呈方形,自锁板中间设有长孔,自锁板对角线的一半大于驱动轴轴心到壳体上端内侧的距离。
所述连接环与弹簧座焊接。
所述设置主动齿轮处的驱动轴直径大于设置从动链轮处的驱动轴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7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环扣保护壳一体化的手机壳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机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