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1440.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勇;杨国安;彭玉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朗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7 | 分类号: | B60P3/07;B66F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扣式 整车 运输车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且需求量仍在持续增长,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业,而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和技术的提升,产量逐年升高,而在这种大批量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对于新车的下线入库的运输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整车完成组装检验完成入库后,所占空间较大,导致好多新车无处放置,只能另建库房,不仅浪费空间而且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较长的运输过程浪费人力且运输时间较长,针对此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通过将升降机构分为两部分,将力分散能够较平稳的托起重量较大的汽车,保证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支撑力较大,能够顺利的完成汽车的升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以保证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支撑力较大,能够顺利的完成汽车的升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两个镜像放置的升降机构,每个所述升降机构上分别设有活动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机、减速器、换向器、传动轴和升降机,每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升降机为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活动板底部的前后两端,且通过传动轴将两个所述升降机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每个所述升降机构上的两个所述升降机的中间为第一电动机,通过所述换向器将两端的所述升降机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将动力经所述减速器输出,经由所述换向器的作用将动力均匀分布到两个所述升降机上,最终控制所述升降机同时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由联轴器与所述升降机或所述换向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包括涡轮蜗杆副、升降杆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接触,经由所述传动轴传出的动力带动所述涡轮蜗杆副运动,进而带动与涡轮同轴心转动连接的所述升降杆上下运动,使所述升降杆上的所述升降台上下运动,最终带动所述活动板竖直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置于所述升降台上且与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与底座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将升降机构分为两个部分,每部分的升降机分散设置,最终将受力分散,将汽车托举起,运送到固定位置,此种升降机构结构简单,且能够撑起较重的汽车,结构设计合理,托举效果更好,使运行更加平稳,且方便快捷,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在同样的空间能够存放更多的车辆。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轴由联轴器与所述升降机或所述换向器连接。联轴器的使用更好的传递扭矩,在较大的承重状态下提高轴系动态性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包括涡轮蜗杆副、升降杆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接触,经由所述传动轴传出的动力带动所述涡轮蜗杆副运动,进而带动与涡轮同轴心转动连接的升降杆上下运动,使升降杆上的升降台上下运动,最终带动所述活动板竖直升降。此种结构的升降机运行平稳,通过升降台与活动板的转动连接使升降杆在旋转上升时更平稳的带动活动板升降,升降稳定,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板置于所述升降台上且与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升降杆旋转升降的过程中不会使活动板发生偏移,保证升降位置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构与底座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实现控制的自动化,保证设备能根据需要自由将汽车运到各个地方,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第一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第二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底座内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朗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朗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1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