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散热机构及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2398.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4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姜云启;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03 北京市朝阳区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散热 机构 电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散热机构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随着能源危机背景下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二次电池广泛地被用作汽车中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一般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或并联而成,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内部会积累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安全。
目前对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在电池设计中增加循环散热装置,例如在单体电池之间铺设散热管道,管道中灌注散热液体,通过泵驱动散热液体在散热管道中循环流动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出,或通过设置风扇加强空气流动以带出电池产生的热量。显然,通过增设循环散热装置以驱动散热流体会增加结构复杂性,并加大制造成本。可见,现有对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散热机构的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散热机构及电动车辆,以解决现有对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散热机构的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散热机构,用于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电池置于内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电池散热机构还包括风道,所述风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外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风道的第二端口设于所述电动车辆的车头外部。
可选的,所述风道的第二端口的迎风方向与所述电动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口,所述风道设有多个第一端口与所述多个进风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口,所述电池散热机构包括多个与所述多个进风口一一对应的风道,每个所述风道的第一端口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连通,每个所述风道的第二端口均设于所述电动车辆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风道设有阀门。
可选的,所述电池散热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阀门电连接的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阀门。
可选的,所述电池散热机构还包括:测量所述电池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阀门。
可选的,所述电池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相互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多个单体电池呈多行平行排列,相邻行之间相间隔。
可选的,所述相邻行之间相互交错。
可选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的,所述单体电池均为半径为R的圆柱形,所述间距为0.2-0.3R。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散热机构。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散热机构及电动车辆,该电池散热机构包括放置电池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电池散热机构还包括风道,所述风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外部连通。这样通过设置将内置电池的壳体和电动车辆的外界空气进行连通的风道,利用电动车辆的行驶动力带动外界空气流入风道并进入壳体,将壳体内的电池产生的热量从壳体内带出,无需增设动力机构驱动散热流体即能达到对电池散热的目的,简化了电池散热结构设计,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2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件、充电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沾水发电的金属空气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