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协同仿形的试衣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7159.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A47F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陈荣立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协同 试衣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气囊协同仿形的试衣机器人。
背景技术
仿生机器人是指依据仿生学原理,模仿生物结构、运动特性等设计的性能优越的机电系统,已逐渐在反恐防暴、太空探索、抢险救灾等不适合由人来承担任务的环境中凸显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大部分仿生机器人都是基于机械结构,通过微型电机、推举气缸、钢丝绳牵引等方式带动结构结构来实现身体的各种仿形活动,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但是结构都比较复杂,控制过程繁琐,在生活中的适用性较差,并且成本高,机械结构复杂,易损坏,控制难度高无法达到柔性控制需求。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使用机器人作为模特用于展示服装的特色早已是一种主流的做法,但是目前用于服装行业的试衣机器人的结构过于简单,无任何柔性可言,明显增加了工作人员给机器人试穿服装时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柔性较高且生产成本低的多气囊协同仿形的试衣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气囊协同仿形的试衣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和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包括胸气囊、手臂气囊、腹臀气囊和腿气囊,所述各个气囊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个嵌套部,嵌套部内设有通气部,通气部与气囊内部相通,所述各个气囊连接处的两个相对的嵌套部和两个相对的通气部分别相互嵌套,所述胸气囊的上部设有进气道,进气道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外壳上与进气道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进气道通过通孔与外部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个气囊的连接处包括胸气囊与手臂气囊的连接处、胸气囊与腹臀气囊的连接处、腹臀气囊和腿气囊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道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进气道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密封盖的内侧顶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大小与进气道的通道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由刚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气囊层作为机器人的内层,可以增加试衣机器人的柔性,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各个气囊之间采用嵌套部嵌套连接,嵌套部内设通气部,各个气囊内部的通过通气部相通,只在胸气囊上设有与外部相通的进气道,减少了其囊内气体的流失,且进气道与密封盖通过螺纹相连,密封盖桑还设有能够塞住进气道的密封塞,对进气道进行了双重保护,进一步保证气囊内气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协同仿形的试衣机器人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胸气囊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机器人本体1,外壳2,胸气囊3,手臂气囊4,腹臀气囊5,腿气囊6,嵌套部 7,通气部8,进气道9,密封盖10,通孔11,密封塞1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气囊协同仿形的试衣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包括外壳2和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包括胸气囊3、手臂气囊4、腹臀气囊5和腿气囊6,所述各个气囊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个嵌套部7,嵌套部7 内设有通气部8,通气部8与气囊内部相通,所述各个气囊连接处的两个相对的嵌套部7和两个相对的通气部8分别相互嵌套,所述胸气囊3的上部设有进气道 9,进气道9上设有密封盖10,所述外壳2上与进气道9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11,进气道9通过通孔11与外部相通。所述外壳2由刚性材料制成。
所述各个气囊的连接处包括胸气囊3与手臂气囊4的连接处、胸气囊4与腹臀气囊5的连接处、腹臀气囊5和腿气囊6的连接处。
所述进气道9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10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进气道9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密封盖10的内侧顶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密封塞12,所述密封塞12的大小与进气道9的通道大小相同。
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7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合野外使用的外文教学非连接式手机音频放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