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轴机械臂的管路布置结构及具有其结构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1712.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召;宋立滨;杨建红;陈恳;刘莉;陈洪安;张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8/06 | 分类号: | B25J18/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管路 布置 结构 具有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臂的管路布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轴机械臂的管路布置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机器人设备,如ABB、川崎等机器人,其主要涂装布置管路位于机器臂内部或外部,主要功能为外表面涂装,用于管道内部喷涂较少,因此机械臂尺寸均相对较大,用于管道内部喷涂时会与喷涂件发生干涉。
现有技术中,6轴或7轴涂装机器人,主要用于管道类部件内部涂装,以避免机械臂或臂上附件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因此需要涂装管线与机械臂缩小三维空间,即机械臂上供漆管路或空气管路安装布置时,需要在三维空间换向必须做新型布置。现有管道内部涂装布线技术,部件比较单一或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多轴机械臂的管路布置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以缩小涂装管线与机械臂的三维空间,避免机器人与部件在作业时发生干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多轴机械臂的管路布置结构,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一机械臂的端部固接有第一U型件,第一U型件通过第一铰接轴与转换杆的一端铰接,转换杆的另外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二U型件铰接,第二U型件固接在第二机械臂的端部上,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相互垂直;
与第一U型件的一侧壁的外侧壁同侧的第一机械臂的外侧壁的中部固接有软管,软管沿着第一机械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软管穿过第一U型件的外侧壁的中部后延伸到转换杆的第一侧壁上,软管在转换杆的中部弯折延伸到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上,软管在第二侧壁的中部朝向第二机械臂弯折延伸到第二U型件上,继而延伸到第二机械臂上。
进一步的,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之间的转换杆上设置有突出于转换杆侧壁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容纳软管的软管槽,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一U型件,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二U型件,与固定有软管的第一U型件的侧壁同侧的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一软管卡槽,与固定有软管的第二U型件的侧壁同侧的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二软管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的两个侧壁的自由端分别为圆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分别穿过圆弧结构,圆弧结构的直径分别大于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的侧壁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分别通过若干软管固定环固定在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上。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外壁设置有软管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电机。
一种机器人,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轴机械臂的管路布置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轴机械臂的管路布置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六轴、七轴等多关节机器人,可以减小机械臂与软管在三维空间的尺寸,完成特殊涂装功能;
(2)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大方,不仅缩小了机械臂和软管的三维空间,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利用了软管,减少了生产成本,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转换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机械臂;2-第一U型件;201-圆弧结构;3-第二U型件;301-圆弧结构;4-第二机械臂;5-转换杆;501-第一侧壁;502-第二侧壁;503-第一限位板;5031-第一软管卡槽;504-第二限位板;5041-第二软管卡槽;505-软管槽;6-第一铰接轴;7-第二铰接轴;8-软管;9-软管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1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酰氨凝胶银染显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富镁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