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收挥发性有机氯化物气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2904.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方书农;梁重时;王溯;方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挥发性 有机 氯化物 气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挥发性有机氯化物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氯化物(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在表面涂装、药物合成、包装印刷、胶黏剂、金属清洗等行业被广泛使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挥发会直接排出挥发性有机氯化物气体。众所周知,有机氯化物具有较大的毒性,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及酒醉样症状。重者会出现肝损伤和中毒,甚至很快昏迷。并且有机氯化物还可能有较强的致癌性、引发恶性肿瘤或白血病。由挥发性有机氯化合物引发的一系列健康、环境和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大部分挥发性有机氯化合物经回收后可以重复利用,直接排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有效回收利用挥发性有机氯化物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通常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的主流技术是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低温等离分解法、冷凝法等。吸附法通常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文献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湿度会严重影响活性炭对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吸附,特别是非极性挥发性有机物分子。并且活性炭使用寿命较短,报废的活性炭作为固废处理既污染环境又增加企业使用成本。中国专利CN102764559提出了一种使用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吸附挥发性有机废气,然后脱附-精馏-渗透汽化分离的处理方案,尽管其分离精度高,但是由于其使用水蒸气脱附,造成脱附后活性炭再吸附效率低下,对VOC的处理效果差。此外,使用精馏和膜分离回收工艺效率低,从而运行成本极高,工业化推广障碍较大。燃烧法是处理有机废气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有机氯化物燃烧后极易产生高毒的二噁英物质,所以此方法不建议应用在挥发性有机氯化物废气的处理上。低温等离子分解法仅仅适合低浓度的有机氯化物环境下,对于高浓度的有机氯化物很难分解完全,几乎没有效果,并且有可能由于等离子发生器的功率不足导致有机废气分解不完全,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的二次污染。中国专利CN1561252A提出了一种压缩冷凝回收石油气的方案,该方案设备复杂,耗能高,由于其可以利用冷凝后的石油气燃烧做能源供给给压缩机,所以对于能燃烧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基本可行。但是有机氯化物燃烧会产生剧毒的二噁英,并且其燃烧热值很低,压缩冷凝法在挥发性有机氯化物废气的处理上不可行。因此,针对挥发性有机氯化物废气的特点,开发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处理方法和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收率高的回收挥发性有机氯化物气体的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回收挥发性有机氯化物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吸附塔,所述吸附塔中装置有吸附树脂;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全部或部分所述吸附塔连通,用于将热气体或水蒸气输入所述吸附塔内;
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全部或部分所述吸附塔连通;
所述吸附塔内的吸附树脂吸附有机氯化物气体后,加热装置向所述吸附塔内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使吸附在所述吸附树脂上的有机氯化物气体脱离所述吸附树脂;并将有机氯化物气体输入第一冷凝器内冷凝为液体后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连通,以使有机氯化物气体进入所述第一冷凝器冷凝处理后,再进入所述第二冷凝器中继续冷凝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中的一个或两个均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或第二冷凝器内抽真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吸附塔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连通,以使气体经第一吸附塔内的吸附树脂吸附后,再输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内由其内的吸附树脂吸附;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吸附塔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吸附塔连通,以使经第二冷凝器冷凝处理后的气体可再输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内继续吸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吸附塔还包括第三吸附塔;所述第三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连通;在第一吸附塔吸附饱和后,气体首先经所述第二吸附塔吸附处理后,再进入所述第三吸附塔吸附处理;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及所述第三吸附塔均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与第一冷凝器和/或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或所述第二冷凝器内抽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2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线载流量及截面积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多功能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