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加强板的挠性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5416.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强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加强板的挠性飞轮。
背景技术
飞轮是安装在发动机曲轴输出端的圆盘部件,其在转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使得发动机工作时各个气缸传递至曲轴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尽量减少;同时,飞轮也是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箱的重要部件。在传统的手动挡汽车中,飞轮是离合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离合器摩擦片接触、实现了动力的传输。但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离合器摩擦片和汽车飞轮贴合处温度很高,会加剧飞轮和摩擦片的磨损;同时由于手动挡汽车需要脚踩离合器才能实现换挡操作,其操纵相对复杂。随着技术的提高,自动挡汽车逐步成为人们购买汽车时的首选,其采用液力变矩器作为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实现不同档位切换时的脱离部件。但是液力变矩器工作过程中,其会相对于发动机轴向移动而对发动机产生冲击。为了减少这一冲击同时实现发动机的平稳转动,液力变矩器和发动机曲轴之间还需要设置挠性飞轮。挠性飞轮既具有一定刚度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柔性,在传递扭矩过程中可通过自身变形而缓冲液力变矩器对发动机的冲击。
现有的挠性飞轮通常采用钢板冲压制作,以保证飞轮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但是现有钢板冲压的挠性飞轮厚度较薄,曲轴与飞轮连接后,二者的配合面较小,曲轴运行中发生轴向窜动时,该配合面将承重极大的压应力,使柔性飞轮容易受到破坏而失效,影响零件使用寿命、功能以及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小曲轴轴向窜动过程中对挠性飞轮端面产生的冲击作用,提高飞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具有加强板的挠性飞轮。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板的挠性飞轮,包括板件冲压形成的飞轮本体和固定于飞轮本体一端的加强板;所述飞轮本体通过该加强板与曲轴端面接触配合实现连接;
进一步,所述飞轮本体的端面朝远离曲轴的一侧凸起形成加强板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为圆形板,且加强板的外圆朝向曲轴侧翘起;
进一步,所述飞轮本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曲轴连接孔,所述加强板上分布有与所述曲轴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过孔;
进一步,所述飞轮本体沿周向分布有多个液力变矩器安装孔和减重孔,且所述曲轴连接孔的分布圆半径小于液力变矩器安装孔的分布圆半径;所述减重孔为开口朝向液力变矩器安装孔的C形孔;
进一步,所述减重孔的数量与液力变矩器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减重孔与液力变矩器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减重孔相对于液力变矩器安装孔靠近飞轮本体圆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飞轮本体的外圆折弯形成环形翻边,且该环形翻边沿周向分布有信号孔;
进一步,所述信号孔为方孔;
进一步,所述飞轮本体远离曲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有起动齿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板的挠性飞轮,飞轮本体为薄壁冲压板材,其能够允许曲轴运行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轴向窜动时,当飞轮安装与曲轴一端后,加强板位于飞轮与曲轴之间,曲轴发生轴向窜动时,其产生的轴向压力将通过加强板均匀的作用在飞轮本体的端面上,避免因压应力过大或分布不均造成飞轮本体发生破坏,进而提高飞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加强板的挠性飞轮,包括板件冲压形成的飞轮本体和固定于飞轮本体一端的加强板8;所述飞轮本体通过该加强板8与曲轴端面接触配合实现连接,飞轮本体为薄壁冲压板材,其能够允许曲轴运行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轴向窜动时,当飞轮安装与曲轴一端后,加强板8位于飞轮与曲轴之间,曲轴发生轴向窜动时,其产生的轴向压力将通过加强板8均匀的作用在飞轮本体的端面上,避免因压应力过大或分布不均造成飞轮本体发生破坏,进而提高飞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飞轮本体的端面朝远离曲轴的一侧凸起形成加强板8安装槽9,该安装槽9为圆形槽,圆形的加强板8可容纳在该圆形槽内,同时飞轮本体端面凸起形成的凸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飞轮本体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5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停车场安全地锁装置
- 下一篇:具有一体式信号盘的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