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弹性皮带辅助安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3848.8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燕;杜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特威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陆佳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弹性 皮带 辅助 安装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装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弹性皮带辅助安装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传动附件采用多楔带进行驱动是一种主流技术,多楔带具有摩擦力大、打滑率小、噪音小等优点。多楔带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弹性多楔带,这种皮带的装配一般会在轮系中间设置涨紧轮,轮系上需要配置安装涨紧轮的空间;另一种是弹性多楔带,其凭借皮带自身的高弹性进行涨紧,能够省去涨紧轮的使用成本和安装空间,是目前汽车主机厂节能减排、降低制造成本的新技术方案,但弹性皮带不能人工手动安装在发动机轮系上,必须使用特定的工装辅助安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弹性皮带辅助安装工装,安装速度能达到25~30s/台,整体安装不起翻边、不损伤皮带,可以在汽车发动机组装厂、4S店等推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弹性皮带辅助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爪、和用于涨紧拉伸所述皮带的凸轮,一心轴依次穿过所述卡爪和凸轮使得两者之间同轴连接,所述心轴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凸轮和卡爪同步同轴转动,所述卡爪连接发动机的皮带轮,且所述皮带轮与卡爪同步同轴转动,所述皮带轮上设有轮槽,所述凸轮具有凸部和凹部,其凸部和凹部之间设有导入部,凸轮转动使得所述凸部涨紧拉伸皮带、所述导入部将拉伸后的皮带导入所述皮带轮的轮槽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入曲面和斜向导入平面,所述斜向导入平面与凹部连接,所述导入曲面与凸部连接,所述斜向导入平面将拉伸后的皮带导入所述皮带轮的轮槽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卡爪上设有能够伸入所述皮带轮的减重孔内的卡钩,所述卡爪通过卡钩与所述皮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卡钩具有以卡爪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四个。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心轴内设有键槽,与所述键槽配合的设有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工装还包括定位柱,其用于将整个安装工装定位支撑在所述发动机轮系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弹性皮带辅助安装工装,配合目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而设计,工装主体与轮系的曲轴皮带轮连接,驱动心轴带动凸轮转动,转动的凸轮涨紧拉伸皮带,并将拉伸后的皮带导入曲轴皮带轮的轮槽内,完成弹性皮带的辅助安装,安装速度能达到25~30s/台,整体安装不起翻边、不损伤皮带,可以在汽车发动机组装厂、4S店等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为发动机轮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四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皮带,11-曲轴皮带轮,111-轮槽,112-减重孔,13-水泵轮,15-空压机轮,17-发动机轮;
2-卡爪,3-护罩,4-凸轮,6-心轴,8-卡钩,12-定位柱;
41-凸部,42-凹部,43-导入部,431-斜向导入平面,432-导入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汽车发动机的轮系结构示意图,发动机轮系具有曲轴皮带轮11、水泵轮13、空压机轮15、发动机轮17,各轮上均设有轮槽,弹性皮带1依次绕经发动机轮17、水泵轮13、曲轴皮带轮11、空压机轮15再回到发动机轮17,其中曲轴皮带轮11上设有四个减重孔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特威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特威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3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