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09062.9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滨涛;张乐栋;张文儒;程雪娇;陈旭;王震;霍乐;高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利用电能行驶,电动汽车运行时噪音小,行驶稳定性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电动汽车相比于传统汽、柴油动力车型在发动机舱增加了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需要将380伏高压直流电转换为12伏车用直流电,体积大,质量重。在电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电动汽车上的DC/DC转换器产生的热量能更好地散发掉,一般采用膨胀水壶进行散热。
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舱由于增加了电池、电机等部件,再增加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给发动机舱布置空间造成很大挑战。一般是将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分开布置,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二者分开布置势必造成连接管路较长,给发动机舱的布置造成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在发动机舱布置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身纵梁;DC/DC转换器;膨胀水壶,与所述DC/DC转换器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冷却所述DC/DC转换器;板状件,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所述板状件垂直于所述车身纵梁,且所述板状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身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DC/DC转换器和所述膨胀水壶设于所述板状件上,且所述板状件位于所述DC/DC转换器和所述膨胀水壶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加强板,设于所述板状件上,与所述膨胀水壶或所述DC/DC转换器错开布置,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板状件围成中空的柱体。
可选的,还包括悬置,设于所述车身纵梁上,沿车长方向,所述板状件一端与所述悬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可选的,沿车高方向,所述加强板一端与所述板状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散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器和所述膨胀水壶连接,所述膨胀水壶内的冷却液能够流入所述DC/DC转换器,再流入所述散热器。
可选的,所述DC/DC转换器与所述板状件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膨胀水壶与所述板状件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悬置与所述板状件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动汽车为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通过在车身纵梁上设置板状件,板状件垂直于车身纵梁,且板状件的延伸方向与车身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将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设于板状件上,板状件位于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之间,相当于沿车宽方向,DC/DC转换器、板状件及膨胀水壶依次布置。
由于板状件呈板状,在车宽方向不会占用发动机舱太多空间,且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集成布置在板状件上,减少了布置空间。同时,沿车宽方向,DC/DC转换器、板状件及膨胀水壶依次布置,使空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此外,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集成在板状件上,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之间连接的管路也因此最大程度的缩短,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管路在发动机舱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造成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汽车车身纵梁总成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汽车中板状件与加强板的立体图一,图中示出的是板状件的第一表面,加强板设于板状件的第一表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汽车中板状件与加强板的立体图二,图中示出的是板状件的第二表面;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汽车中板状件与加强板的俯视图,图中示出了板状件与加强板围成的空腔;
图6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汽车中悬置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悬置上用于和板状件连接的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分别布置在发动机舱,两者之间的连接管路长,给发动机舱的布置造成很大困难。本实用新型将DC/DC转换器和膨胀水壶通过板状件集成布置在一起,两者之间的连接管路缩短,节约了发动机舱的布置空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9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隔热行动伞套
- 下一篇:一种衬套类悬置限位结构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