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7960.9 | 申请日: | 201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治;徐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卧式 发动机 箱体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卧式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卧式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可燃混合气体在汽缸头燃烧室、汽缸体和活塞顶部组成的密闭空间燃烧、作功,实现发动机的持续运转。可燃混合气在燃烧、作功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部分热量通过汽缸头和汽缸散热片带走,一部分热量随发动机内部机油被带至箱体内随箱体外壁散出。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卧式发动机,由于左箱体链轮室靠右一侧的链轮室壁存在通油孔,右箱体中间壁存在多处通油孔,导致从汽缸头回流的高温机油直接与箱体油池内的机油混合,高温机油散热时间短,散热面积小,随着发动机的持续运行,油池内机油温度也将逐渐变高,散热效果不佳,导致发动机出现性能下降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机油散热效果好的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散热结构。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散热结构,包括左箱体、右箱体、箱体垫片,箱体垫片安装在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其特殊之处在于:封堵原有左箱体链轮室靠右一侧链轮室壁的油孔,链轮室靠下部油池一侧链轮室壁上设有链轮室油孔;封堵原有右箱体中间壁的多个通油孔,保留一个机油泵油孔;左箱体下部油池内设有挡油板,将左箱体油池分为四个以上的小油池,挡油板上设有挡油板油孔。箱体垫片与左箱体油池对应位置设有挡板,将左箱体油池和右箱体油池隔开,挡板上设有油孔。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发动机运行时,从缸头出来的高温机油流入左箱体链轮室后,经链轮室油孔进入左箱体油池一,机油通过挡油板一、挡油板二、挡油板三上的挡油板油孔一、挡油板油孔二、挡油板油孔三流经左箱体油池二、左箱体油池三,流入左箱体油池四。左箱油池四的机油从箱体垫片上的油孔流入右箱体左边油池,再通过机油泵油孔流入右箱体右边油池。
通过这个循环回路,有效的将高温机油和低温机油进行了分区,并且加长了高温机油在箱体内部循环时间,与箱体壁接触充分,使箱体外壁散热片可以带走大量热量,从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给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有利于发动机性能的稳定发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结构左箱体的右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结构右箱体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散热结构左箱体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箱体油池内部挡油板一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箱体油池内部挡油板二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箱体油池内部挡油板三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垫片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箱体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所述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散热结构,包括左箱体1、箱体垫片2、右箱体3。
参照图1、图2,现有摩托车卧式发动机左箱体链轮室靠右一侧链轮室壁上存在油孔1a/1b,右箱体中间壁上存在油孔31/32/ 33。
参照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述摩托车卧式发动机箱体散热结构,包括左箱体1、右箱体3、箱体垫片2,箱体垫片2安装在左箱体1和右箱体3之间。封堵原有左箱体1链轮室靠右一侧链轮室壁的油孔1a/1b,链轮室靠下部油池一侧链轮室壁上设有链轮室油孔11;封堵原有右箱体3中间壁的多个通油孔32/33,保留一个机油泵油孔31;左箱体1下部油池内设有三个挡油板12/13/14,将左箱体1油池分为四个的小油池15/16/17/18,挡油板12/13/14上设有挡油板油孔121/131/141。箱体垫片2与左箱体1油池对应位置设有挡板22,将左箱体1油池和右箱体3油池隔开,挡板22上设有油孔21。
发动机运行时,从缸头出来的高温机油流入左箱体1链轮室后,经链轮室油孔11进入左箱体油池一15,机油通过挡油板一12、挡油板二13、挡油板三14上的挡油板油孔一121、挡油板油孔二131、挡油板油孔三141流经左箱体油池二16、左箱体油池三17,流入左箱体油池四18。左箱油池四18的机油从箱体垫片2上的油孔21流入右箱体左边油池35,再通过机油泵油孔31流入右箱体右边油池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7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排气歧管总成
- 下一篇:一种可变排量汽车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