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76524.1 | 申请日: | 201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栓;苏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作为电动叉车的重要部件,电动叉车在作业过程中,蓄电池中的电量会不断损耗,因此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但由于蓄电池充电时间较长,为提高工作效率,通常采用更换蓄电池的方式来保证叉车的持续运行。目前常见的蓄电池更换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
1.叉车的车架上只设置有顶面开口,借助行车等吊具垂直吊起使用过的蓄电池,再将该蓄电池从叉车的左侧或右侧移出,并将其放在预先准备好的托盘等专用工具上,然后把吊具转移至备用蓄电池上,将备用蓄电池吊装到车架内;
2.将叉车的车架设计成左侧或右侧开放的结构,更换蓄电池时需借助另一部叉车或者专用水平取出工具将使用过的蓄电池移出,然后再将备用蓄电池移进叉车的车架内;
上述现有的叉车蓄电池更换方式为在叉车机架上只设置有顶面开口或侧面开口,这种单一的蓄电池更换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设置有顶面开口的叉车机架能够对蓄电池进行竖直更换,但如果某些场合不具有行车等起吊装置时,蓄电池无法进行竖直更换;只设置有侧面开口的叉车机架能够对蓄电池进行水平更换,但如果某些场合只有行车而不具有其它水平取出装置时,蓄电池无法进行侧面更换。
目前使用的蓄电池固定装置大部分通过卡槽和滑动设置在卡槽上的挡片来对电池进行固定限位,这种结构虽然能通过调节卡槽来固定不同规格的电池,但固定效果一般(蓄电池易松动),且不能够同时对蓄电池的侧面和顶面进行阻挡限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电池更换方式单一,通用性差而不适用于所有场所,现有的电池固定装置固定效果一般且不能够同时对电池的侧面和顶面进行抵触限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由车架形成的供电池箱体存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形成,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框架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供电池箱体水平进出更换的侧面开口,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供电池箱体竖直进出更换的顶面开口;以及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框架上的二锁紧机构,对应设置在两侧面开口位置,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所述二锁紧机构均具有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的侧阻挡部和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的顶阻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开有对应配合所述二锁紧机构的二固定卡槽,所述侧阻挡部为片状结构,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片状结构的侧阻挡部抵触电池箱体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固定卡槽配合,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阻挡部是大致呈“V”字型的片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阻挡部包括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挡片和可伸缩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杆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通孔,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第一挡片抵触电池箱体的顶面,且第一杆件插于第一通孔进行限位,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一限位片,限位片上开有第二通孔,所述顶阻挡部包括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二挡片和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杆件,第二杆件可伸缩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限位片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或第二杆件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限位片弹性设置在框架上,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第二挡片抵触电池箱体的顶面,且第二杆件插于第二通孔进行限位,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侧阻挡部上还固定设置有一缓冲块,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缓冲块抵触电池箱体的一侧面,以减少侧阻挡部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碰撞冲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滚轮对应的滚道,滚轮和滚道的设置便于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叉车机架上同时开有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适用于只具有竖直起吊装置和水平取出装置来进行电池更换的场所,应用范围广;在一个锁紧机构上同时设置有侧阻挡部和顶阻挡部,以对电池的侧面和顶面进行限位,结构简单且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未经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6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