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76524.1 | 申请日: | 201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栓;苏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固定 装置 | ||
1.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由车架形成的供电池箱体存放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容纳腔由框架结构形成,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框架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供电池箱体水平进出更换的侧面开口,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供电池箱体竖直进出更换的顶面开口;以及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框架上的二锁紧机构,对应设置在两侧面开口位置,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所述二锁紧机构均具有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的侧阻挡部和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的顶阻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开有对应配合所述二锁紧机构的二固定卡槽,所述侧阻挡部为片状结构,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片状结构的侧阻挡部抵触电池箱体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固定卡槽配合,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阻挡部是大致呈“V”字型的片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阻挡部包括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挡片和可伸缩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杆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通孔,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第一挡片抵触电池箱体的顶面,且第一杆件插于第一通孔进行限位,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一限位片,限位片上开有第二通孔,所述顶阻挡部包括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二挡片和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杆件,第二杆件可伸缩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限位片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或第二杆件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限位片弹性设置在框架上,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第二挡片抵触电池箱体的顶面,且第二杆件插于第二通孔进行限位,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阻挡部上还固定设置有一缓冲块,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缓冲块抵触电池箱体的一侧面,以减少侧阻挡部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碰撞冲击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滚轮对应的滚道,滚轮和滚道的设置便于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未经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65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