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铝两用型分子扩散焊机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351.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文 |
主分类号: | B23K20/02 | 分类号: | B23K20/02;B23K20/233;B23K20/26;B23K10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1200 河南省郑州市巩***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分子 扩散 及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扩散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铝两用型分子扩散焊机及其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背景技术
分子扩散焊是导电带软连接设备,主要由主机与控制两部分组成,实现分子材料间的扩散焊接,使金属物体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压力下,相同的金属物体通过高温使接触面之间的分子扩散后形成接合的焊接方法,分子扩散焊机由主机与控制两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实现材料分子间的扩散焊接,该设备主要生产电力、化工、冶炼行业急需的母线伸缩节和软连接导电带产品,可实现软母线、软母线与硬母线、硬母线之间的扩散焊接。分子扩散焊与其他焊接方法相比,可以进行内部及多点大面积构件连接,焊接后工件基本不变形等诸多优点。分子扩散焊对工件被连接面制备及装配质量要求较高,上下焊接压头平行度,将影响到接触面上的压力分布、工件焊后的变形量等。现有分子焊机上下焊接压头平行度不够,或焊接工艺操作不当,均易引起变形误差,导致许多精密工件的二次加工焊接,合格率较低、参数控制误差较大,返工率高,且由于铝材质的特性,极易在铝表面产生氧化膜,现有分子扩散焊机不适用于铝工件的扩散焊接,且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铝两用型分子扩散焊机及其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提高工件批量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工艺参数易于控制,适用于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铜铝两用型分子扩散焊机,包含加压油箱,设置在加压油箱上部的支撑机构,及与支撑机构连接的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含上焊接组件和下焊接组件,支撑机构包含平行设置的支撑上梁、支撑下梁,及分别与支撑上梁和支撑下梁两端固定的平行立柱,支撑下梁与加压油箱上部固定,上焊接组件与支撑上梁固定,平行立柱上设置有活动支撑梁,下焊接组件与活动支撑梁固定,活动支撑梁底部与加压油箱输出轴固定,平行立柱上套装有导向套,活动支撑梁通过导向套与平行立柱滑动设置,活动支撑梁一端还垂直设有用于测量上焊接组件、下焊接组件工作时焊接处温度的温度测量仪;加压油箱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和压力测量仪;上焊接组件、下焊接组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电控模块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上述的,所述的温度测量仪为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通过可调支架与活动支撑梁一端固定;所述可调支架包含水平支架、竖直支架,水平支架一端与活动支撑梁固定,水平支架与活动支撑梁两者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水平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竖直支架的限位孔,竖直支架通过限位孔与水平支架垂直固定。
上述的,所述的上焊接组件包含依次平行叠加设置的上焊接绝缘板、上焊接垫板、上焊接电极、上焊接压板、上焊接压头,上焊接绝缘板与支撑上梁固定;所述的下焊接组件包含依次平行叠加设置的下焊接绝缘板、下焊接垫板、下焊接电极、下焊接压板、下焊接压头,下焊接绝缘板与活动支撑梁固定;上焊接电极上设置有上连接端子,下焊接电极上设置有下连接端子,所述的上连接端子、下连接端子均与电控模块相电连接。
一种铜铝两用型分子扩散焊控制系统,包含控制模块,及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显示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控模块相连,还包含用于采集实际温度及压力数据的信号采集模块,及上述的铜铝两用型分子扩散焊机,铜铝分子扩散焊机的温度测量仪、压力测量仪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输入端相信号连接,信号采集模块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输出端与上焊接组件、下焊接组件相电连接。
上述的控制系统中,所述显示模块包含电压显示单元、电流显示单元、触摸屏单元和控制面板单元,控制面板单元包含上升按键、下降按键、加热按键、停热按键、急停按键、报警模块及功率调整旋钮。
上述的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块为可编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铜铝两用型分子扩散焊接机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合格率低、不适合批量生产等缺陷,活动支撑梁通过导向套与平行立柱滑动设置,活动支撑梁一端还垂直设有用于测量上焊接组件、下焊接组件工作时焊接处温度的温度测量仪;加压油箱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和压力测量仪;上焊接组件、下焊接组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电控模块电连接的连接端子,通过导向套与加压油箱的配合,控制更加精准,拆卸、更换、维护更加方便,有较好的社会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文,未经李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