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仿生动物前肢的连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1595.6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利平;夏欢欢;唐安兵;袁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正华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仿生 动物 前肢 连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机械动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仿生动物前肢的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仿生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它是指运用尖端的科学技术,来模仿生物的各种官能感觉和思维判功能,更加有效地为人数服务。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大在仿生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仿生学研究程度的高低,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出现种类多样的仿生动物模型,大多为工艺品或者应用到影视文化产业仿生动物的表演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仿生动物为单杆是前臂,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其缺点是表演缺乏动物的运动仿生感,表演呆板,缺乏真实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连杆机构,在保持原有仿生动物的外形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运动可观赏性的仿生动物前肢的连杆结构。
一种用于仿生动物前肢的连杆结构,包括底座、油缸、大臂一和大臂二、小臂一和小臂二,所述底座上设有三个铰接孔,从左向右依次铰接大臂二、油缸和大臂一,大臂二和油缸的铰接孔位置相邻,所述油缸的缸身固定安装在大臂二的内侧,所述油缸的底端与大臂一铰接固定,所述大臂一和大臂二交叉布置,所述大臂一的下端铰接有小臂二,所述大臂二的下端铰接有小臂一,所述小臂二的安装孔上方设有转轴,所述小臂一与大臂二铰接的前端部分通过转轴与大臂一铰接,所述小臂一和小臂二交叉布置,所述小臂一和小臂二的前端铰接前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大臂一与小臂二的长度和宽度均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小臂一与小臂二的长度和宽度均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爪的一端与小臂一和小臂二共同铰接,另一端呈钩状向下弯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大臂和小臂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根据仿生动物的前肢的运动幅度和位置来确定,根据仿生动物不同,采用不同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过油缸推动大臂一逆时针旋转,大臂一的下端向前运动,推动小臂一和小臂二向前移动;在大臂一运动时,连动与大臂二下端铰接的小臂一向上抬升,则实现的表演效果是:仿生大臂向前运动时,小臂向前运动,并抬起小臂前端,使小臂与前爪做抬升运动,通过采用连杆机构用于做仿生动物的前爪运动,其更符合动物前爪运动的灵活,仿生学,具有更强的可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仿生动物前肢的连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油缸,3、大臂一,4、大臂二,5、小臂一,6、小臂二,7、转轴,8、前爪。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仿生动物前肢的连杆结构,包括底座1、油缸2、大臂一3和大臂二4,底座1上设有三个铰接孔,从左向右依次铰接大臂二4、油缸2和大臂一3,大臂二4和油缸2的铰接孔位置相邻,且油缸2的缸身固定安装在大臂二4的内侧,油缸2的底端与大臂一3铰接固定,大臂一3和大臂二4交叉布置,大臂一3的下端铰接有小臂二6,大臂二4的下端铰接有小臂一5,且小臂二6的安装孔上方设有转轴7,小臂一5与大臂二4铰接的前端部分通过转轴7与大臂一3铰接,小臂一5和小臂二6交叉布置,且小臂一5和小臂二6的前端铰接前爪8。可行的,前爪8将与小臂一5和小臂二6的铰接点设置为拐角状,具体的可以是与小臂一5的铰接点与小臂二6的铰接点的连线与前爪8的切向成一定角度,例如90°,具体的角度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设置。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便可以以其中任意一个铰接点为支点进行驱动前爪8.
此外,大臂一3与小臂二4的长度和宽度均一致。小臂一5与小臂二6的长度和宽度均一致。
前爪8的一端与小臂一5和小臂二6共同铰接,另一端呈钩状向下弯曲。
其使用方式为:
当使用该仿生动物前肢的连杆结构时,油缸2伸出推动大臂一3逆时针旋转,大臂一3的下端向前运动,推动小臂一5和小臂二6向前移动;在大臂一3运动时,连动与大臂二4下端铰接的小臂一5向上抬升,则实现的表演效果是:仿生大臂向前运动时,小臂向前运动,并抬起小臂前端,使小臂与前爪做抬升运动。
当油缸2回缩时,带动大臂一3顺时针旋转,大臂一3的下端向后运动,并将小臂一5和小臂二6向后拉回,且小臂一5向下运动,则实现的表演效果是:仿生大臂向后运动时,小臂向后运动,并放下小臂前端,使小臂与前爪做下抓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正华,未经袁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1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可由移动智能设备调节热负荷的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