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控脚轮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7352.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裴宏杰;张玉开;付坤鹏;李公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冠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B60B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田玉菲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轮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手术床脚轮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控脚轮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医疗行业中,医疗病床、推车等常用的脚轮,因其操作简便,结构可靠,应用日趋广泛。然而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脚轮作为病床、推车等大型护理设施的次要配件,被要求精细、简约、可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简脚轮内部结构的配置,能通过较少的配件,甚至是一两个零配件来实现原有的产品功能。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656787 U的中国台湾的中控脚轮,其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零部件较多;授权公告号为CN 2860901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轮式中控脚轮,虽然该中控脚轮尽管能同时实现上述的三种功能,但是,该双轮式中控脚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采用滑块和嵌槽来实现刹止,导致该双轮式中控脚轮的刹止强度较低,影响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导致双轮式中控脚轮的安全性能。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新型中控脚轮控制系统;在满足其直行、万向和刹车定向三种状态快捷切换的前提下,使其结构紧凑,装配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中控脚轮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中控脚轮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其具有结构紧凑、便于生产、安装维护方便的优点、且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控脚轮控制装置,包括连动组、旋转体、卡掣组和执行组;
所述连动组包括凸轮、六方头、第一弹性元件、安装轴、六角杆、齿盘和衬套盖;所述六角杆的上端位于安装轴内,六角杆的下端与齿盘通过螺纹连接;安装轴的上端设有第一弹性元件、外侧设有衬套,所述六方头下端穿设第一弹性元件及衬套,使第一弹性元件位于安装轴上端内部;所述凸轮位于六方头顶部;
所述旋转体包括安装轴和安装轴下端依次穿过滚珠轴承、滚珠轴承套、主轴轴承套、主轴轴承、支架;所述安装轴边缘凸起的部分压在滚珠轴承的上端面,滚珠轴承套和主轴轴承套相扣,滚珠轴承和主轴轴承套的上端面接触,滚珠轴承套的下端面和支架的上端面接触, 主轴轴承套下部位于支架内测,支架两侧有通孔,铆钉穿过通孔;
所述卡掣组包括刹车座、转动齿盘、第二弹性元件、迫压臂、刹车块、定位槽、凹槽和凸台;所述刹车座的上挡板中间开有定位槽,下挡板阻挡迫压臂,转动齿盘为半球体,上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齿、可与所述齿盘的下端啮合,转动齿盘下端与迫压臂上的矩形凹槽相配合,所述齿盘上设有凸台,凸台可卡在定位槽内;第二弹性元件下端套在刹车座底面的凸台上,上端卡在迫压臂的孔内;所述刹车块穿过迫压臂的另一端,刹车块可与执行组的轮齿盘啮合;
所述执行组包括通过销钉连接的、且对称分布在支架左右两侧的滚轮、齿片、滚动轴承、套筒和设在支架两侧之间的中心套筒;滚轮内侧面有轮齿盘,轮齿盘与齿片通过螺钉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轮括圆形轮廓,第一圆弧形凹部,第二圆弧形凹部及五边形孔衬套上设有抵制缘,抵制缘在凸轮的上槽内,凸轮转动到左右极限时,被抵制缘挡住,上槽圆弧的角度为100°~103°,凸轮中心竖线到槽的左边界的角度为44°~45°,到右边界的角度为56°~58°,下方有两个等半径的圆弧凹部第一圆弧形凹部和第二圆弧形凹部,第一圆弧凹部的圆心在中心竖线上,距离中心横线12.5~12.6mm,过圆形轮廓与第一圆弧形凹部的圆弧相切位置的公切线与中心竖线成39°~41°角,第二圆弧形凹部的圆弧弧度为80°,其上边缘切线与中心横线夹角为6°~8°。
上述方案中,所述刹车块为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中间位置有螺纹孔,两端开有长5~6cm梯形尖齿,梯形尖齿可与轮齿盘啮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刹车块一端的梯形尖齿的个数为4~6个,梯形齿沿圆弧状分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轮齿盘的梯形齿与刹车块的梯形尖齿相对应,且角度为9°~11°,梯形尖齿下端两侧的边a和边b的夹角为8°~10°,上端两侧的边c和边d的夹角为120°~150°;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动齿盘的中心截面上有18~24个相同的梯形尖齿,沿圆周均匀分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动齿盘的每个梯形齿的两侧的边e和边f夹角为8°~10°,下端两侧的边g和边h夹角为9°~11°,上端两侧的边i和边j的夹角为119°~120度,齿高1.45~1.5mm,距中心截面3.9mm~4.1mm距离,保留中间厚度k为7.9mm~8.1mm,使其成为“T”型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矩形凹槽与转动齿盘下端通过销钉连接,矩形凹槽的长度需要保证在迫压臂回弹到极限时能与齿盘完全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冠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未经无锡市中冠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7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防盗装置
- 下一篇:一种RFID标签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