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热处理的机器人下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43349.6 | 申请日: | 2016-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方临修;马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特拉斯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处理 机器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机器人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工业生产中都会应用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对与热处理的产品从热处理炉中出来为50-60度,温度较高,不便于工人的搬运;而且对于小部件产品,如火花塞,需要放入匣钵中进行热处理,处理后,除了要把匣钵取出还要将火花塞从匣钵内取出,这一过程因为高温就变得更加困难。
专利一种等温空气循环热处理电炉的运料装置(公告号为CN203498423U),公开了一种等温空气循环热处理电炉的运料装置,涉及一种运料装置,由炉体(1)、地下槽、淬火水槽(8)、清洗水槽(9)、淬火油槽(10)、吊篮(5)和送料车平台(15)组成,通过在运料槽(11)上设置炉体(1),并在炉体(1)底部设置吊篮(5),再通过淬火池(6)底面的垂直轨道(12)和运料槽(11)底面的平行轨道(13),使送料车平台(15)能快速的把料筐(7)送到吊篮(5)内,最后移动淬火槽转运平台(16),使吊篮(5)落入淬火水槽(8)、清洗水槽(9)和淬火油槽(10),从而达到淬火和清洗的目的。该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对淬火的产品进行转运,并适用于对需要热处理的小部件如火花塞的转运。
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对热处理后的小部件,如火花塞,进行转运的下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机器人下料系统,包括安全围栏和设置在所述安全围栏内的出料定位系统、机器人运料系统、取匣系统和送料系统,所述机器人运料系统设置在所述出料定位系统、所述取匣系统和所述送料系统之间;
所述出料定位系统包括气缸归正机构,所述气缸归正机构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气缸归正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推板和气缸,所述气缸和所述推板之间设有导向杆机构;
所述机器人运料系统包括机器人传送臂和夹具,所述机器人传送臂与所述夹具之间设有翻转轴;
所述取匣系统包括出匣输送线,所述出匣输送线上设有上下移动气缸,所述上下移动气缸一端与所述出匣输送线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气缸的另一端设有耐高温吸盘;
所述送料系统包括送料输送带,所述送料输送带上设有盛载空盒。
优选的,所述出料定位系统与热处理后的出料输送线连接,所述挡板可以防止产品因惯性而掉落,所述气缸归正机构两侧的所述推板通过所述导向杆机构在所述气缸的作用下对被运送出来的产品进行位置调整归正,方便所述机器人运料系统对产品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传送臂可以360°竖直转动,所述夹具通过翻转轴也可以进行360°翻转。
优选的,所述上下移动气缸可以相对所述出匣输送线做上下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安全围栏上设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上设有安全锁,所述安全门能够将本装置隔开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作区,防止操作环境因温度过高而误伤工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系数,并且一旦所述安全门打开,本实用新型将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对盛放在盒体内的人处理后的小部件产品进行运输;
(2)能有效将盛放盒体和小部件产品进行分离;
(3)安全系数高;
(4)不需要工人操作,采用全机械化运输,提高了车间生产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取匣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出料定位系统;11、挡板;12、气缸归正机构;121、气缸;122、导向杆机构;123、推板;2、机器人运料系统;21、机器人传送臂;22、夹具;23、翻转轴;3、取匣系统;31、上下移动气缸;32、耐高温吸盘;33、出匣输送线;4、送料系统;41、送料输送带;42、盛载空盒;5、安全围栏;51、安全门;511、安全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特拉斯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特拉斯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3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刀(青蜓C28GP)
- 下一篇:木雕曲线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