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7794.3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水春雨;王晓伟;洪蔚;林世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中铁科节能环保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52;B01D53/58;B01D53/0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粪池 恶臭 气体 安全 除臭 装置 | ||
1.一种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包括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冷却系统、气体管道混合装置、抽风装置、可燃气体在线检测装置、固定装置、净化装置、引风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布气管和循环水管路;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冷却系统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接,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冷却系统之间通过所述循环水管路连接;所述气体管道混合装置和抽风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混合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相连接,同时通过所述抽风装置与化粪池恶臭气通风口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混合装置另一端通过布气管与所述净化装置的下部相连接;所述净化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接;所述引风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的上部相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固定在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柜门内侧,分别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冷却系统、抽风装置、可燃气体在线检测装置和引风装置通过电相连接;所述可燃气体在线检测装置固定在化粪池恶臭气通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和与之固定连接的装置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冷却系统位于所述装置框架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道混合装置和抽风装置位于装置底座上方、装置框架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与固定装置的装置底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上均匀分布布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自下而上依次包含活性炭纤维毡缓释层、活性炭层、活性海绵缓释层和吸附分解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自下而上依次包含活性炭纤维毡缓释层1、吸附过滤层1、活性炭纤维毡缓释层2、吸附过滤层2、活性炭纤维毡缓释层3、吸附分解层3、活性海绵缓释层和吸附分解层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粪池恶臭气体安全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毡缓释层1的孔径1mm,所述吸附过滤层1为粒径4~6mm的颗粒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纤维毡缓释层2的孔径3mm,所述吸附过滤层2为粒径4~6mm颗粒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纤维毡缓释层3的孔径5mm,所述吸附分解层3为粒径3~5mm的5A分子筛,所述活性海绵缓释层的孔径10mm,所述吸附分解层4为粒径3~5mm的13X分子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中铁科节能环保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中铁科节能环保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77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