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8679.X | 申请日: | 201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6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池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宇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B25J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手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在零部件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多个机械手同时进行零部件的搬运和操作,这些机械手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造价也会很高,在一些低收入的厂家并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组装,实用性效果好的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械手,包括支撑臂,在支撑臂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固定架,在支撑臂与固定架之间设有驱动装置,在固定架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抓举头,抓举头的内部为空腔,在抓举头侧壁的边缘上对称的转动连接有多个凸轮,凸轮的转动方向与抓举头侧壁垂直,在空腔内对应凸轮的位置设有小齿轮,在凸轮与小齿轮之间设有连接件,小齿轮与凸轮同轴,所述小齿轮位于空腔内,在空腔内转动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在空腔内设有驱动大齿轮旋转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驱动件带动大齿轮旋转,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旋转,进而控制凸轮旋转,通过凸轮的凸出端紧紧抵接在零部件的侧壁上,能够实现零部件的抓举或者放置,并且该机械手易于人工制作,设备的实用性效果好。
较佳的,在大齿轮的侧壁上固接有转动杆,在转动杆上固接有与大齿轮同轴的中齿轮,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固定端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气缸活动端的伸缩方向与中齿轮轴线方向垂直,第一气缸的活动端固设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侧壁上开有外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连接杆与中齿轮啮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气缸的伸缩带动连接杆伸缩,连接杆通过外齿带动中齿轮旋转,中齿轮与大齿轮同轴并且两者固定连接,中齿轮带动大齿轮旋转,进而控制凸轮旋转,通过凸轮卡住零部件并且将零部件搬运,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凸轮上固接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凸轮上固接有橡胶垫,在使用时橡胶垫能够与零部件抵接,防止在凸轮夹持零部件时造成零部件损坏,保证了零部件的质量,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杆,在凸轮对应固定杆的位置开有通孔,在凸轮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凸轮套设在固定杆上并且通过螺栓与固定杆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抓举头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凸轮对应连接杆的位置开有通孔并且所述凸轮套设在连接杆上,并且通过螺栓将凸轮与连接杆的位置关系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凸轮,使得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能够方便更换凸轮,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抓举头与固定杆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抓举头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固定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抓举头和固定杆之间设置轴承,使得固定杆相对于抓举头的转动更加流畅,增加了固定杆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使得固定杆与抓举头的关系更加稳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抓举头侧壁上开有检修口,并且在检修口设有检修盖门,所述检修盖门与抓举头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抓举头上开有检修口,在使用过程中,打开检修口处的检修盖门,方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维修,操作方便,使得设备的实用性效果增加。
较佳的,在检修盖门的侧壁上固设有多个凸块,检修口侧壁上对应凸块的位置开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检修盖门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凸块,在检修口侧壁上对应凸块的位置设有多个凹槽,在使用时,将凸块嵌入到凹槽内完成检修盖门的闭合,使得盖门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容易打开,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凸轮远离抓举头的端面棱角处开有倒圆角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凸轮上开有倒圆角结构,防止在凸轮抵接零部件的过程中凸轮的棱角对零部件造成损坏,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方便;易于组装;能够保护零部件,防止零部件磨损;设备的实用性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机械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突出第二气缸和驱动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宇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宇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8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足一体化机器人的操控装置
- 下一篇:平面关节机器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