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瓶车增程发电动力新型膜片式化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03855.2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6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雷祥雨;郑节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龙化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9/12 | 分类号: | F02M9/12;F02M17/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陈为志 | 
| 地址: | 355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车 发电 动力 新型 膜片 化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瓶车增程发电动力新型膜片式化油器。
背景技术
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机械装置,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具体是一种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通过机械调试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
目前三轮电瓶车增程提供动力主要为二或四冲发电机动力,而与之相匹配的化油器大都为传统的浮子式化油器,是通过浮子室里的浮子利用浮面(油面)高度精确的控制着进油量的平衡,但三轮电瓶车在驾驶时,路面不平坦易造成电瓶车的振动导致浮子室油面波动,带动浮子振动,从而降低化油器进油量的控制精度,同时浮子室内阀针组件因振动易造成范卡,形成关闭不严易出现满油现象、熄火造成发动机无法工作,同时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通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来控制化油器的供油量,保证三轮电瓶车在路面不平坦时,也能精确控制供油量,即使化油器被360°翻转都能很好解决满油或漏油的问题,并使发动机平稳的工作的电瓶车增程发电动力新型膜片式化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电瓶车增程发电动力新型膜片式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安装在化油器本体上的用于控制进油量的负压调节装置,所述化油器本体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沿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可转动以调节进气量的阻风门板、用于加速空气流动速度的喉管以及可转动以调节进气量的节气门板,所述进气通道内位于喉管处设置有用于向喉管内喷油的主喷嘴;
所述负压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固定于化油器本体旁侧的内壳体、安装固定于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内壳体与化油器本体间夹设有负压弹膜,负压弹膜外侧面与内壳体之间设有位于内壳体内的大气压腔,所述大气压腔内设有与外界大气压连通的气压孔,负压弹膜的内侧面与化油器本体之间设有位于化油器本体内的油腔;
所述化油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油腔与主喷嘴的油道、用于进油到油腔内的油路,所述油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的阀针式进油机构,油路与油腔的相交处为油口,所述阀针式进油机构包括用于封堵或开启油口的阀针以及通过负压弹膜所受负压作用来控制阀针上下移动以封堵或开启油口的摇臂。
为了使膜片受到压力差;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间夹设有膜片,膜片的外侧面与外壳体之间设有位于外壳体内的储油腔,膜片的内侧面与内壳体之间设有位于内壳体内的负压腔,所述负压腔通过设置在化油器本体内的负压空气通道与进气通道连通以使负压腔产生负压;
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向储油腔内进油的第一油孔、位于第一油孔旁侧的第二油孔以及第三油孔,内壳体上设有连通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的第一油槽、连通第三油孔和位于化油器本体内的油路的第二油槽,所述储油腔内设有进油孔、出油孔,所述进油孔连通至第二油孔,所述出油孔连接至第三油孔;所述膜片上在位于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处设有用于同时连通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及第一油槽的第一通孔以及设于第一通孔内的第一活动膜瓣,膜片上在位于第三油孔处设有用于连通第三油孔和第二油槽的第二通孔以及设于第二通孔内的第二活动膜瓣。
为了保证膜片受到压力差影响时,能控制燃油进油到储油腔以及控制储油腔与油路间的导通闭合;所述膜片在不受负压状态下与储油腔密封接触以使储油腔形成一密封腔,此时所述第一活动瓣膜与第一油孔密封接触以封堵第一油孔,第二活动瓣膜与第三油孔密封接触以封堵第三油孔;所述膜片受负压腔的负压作用时产生移动,带动所述第一活动瓣膜向负压一侧运动进而打开第一油孔,同时所述第二活动瓣膜向负压一侧运动打开第三油孔,所述进油腔与储油腔以及油路连通。
为了提供第一活动瓣膜、第二活动瓣膜的活动空间;所述内壳体与膜片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内壳体与膜片间的气密性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形状相适应的活动孔。
为了从油箱进油到发动机,并且,使进入到进油腔的燃油具有一定初速度;所述外壳体上安装有进油盖,进油盖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油封,所述外壳体上位于进油盖一侧设置有进油腔,进油腔内设置有用于将进油腔分隔成第一进油腔和第二进油腔的用于过滤燃油的过滤网,第一进油腔通过孔道与位于进油盖外侧的供油装置连通,第二进油腔内倾斜设置有与第一油孔连通的进油孔道,所述进油孔道的轴心线与进油腔底面形成的角度为45°,倾斜的进油孔道便于使燃油具有初速度,加快进油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龙化油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龙化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器富油简易起动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尾气等离子无害化及循环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