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抢险救援用车轮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01797.X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启程扬帆汽车救援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3/077 | 分类号: | B60P3/077;B60P3/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高姜 |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抢险 救援 车轮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道路抢险救援用车轮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每家每户,汽车数量也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常常出现各种交通事故,如果交通事故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交通完全瘫痪。尤其是,重大交通事故中,如果破损的车不及时拖走,将会导致道路的长时间拥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对于那种严重破损的汽车,一般将其固定在道路抢险救援车上,将其拖走,但是现有的道路抢险救援车上用来固定破损车车轮的固定装置,结构复杂,将车轮固定好后,车轮退出来的时候,需要人力去操作,使用不方便,并且固定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更好的道路抢险救援用车轮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道路抢险救援用车轮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两端相对的各固定有一斜坡,两个斜坡较高的一端分别焊接有一缓冲平台,两个缓冲平台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轮胎的、呈弧形的弯道,在两个缓冲平台相对的一端均通过一转动结构可转动的连接有固定板,在弯道与底板围设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液压缸、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杆,液压杆穿过开设在弯道上的第一通孔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液压杆的伸缩可以带动固定板从水平位置转动到与弯道贴合的位置,当固定板处于水平位置时,两个固定板之间留用容纳轮胎的空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轮胎从一端的斜坡滚到缓冲平台上,此时通过控制液压缸和液压杆将固定板贴合着弯道,轮胎顺着固定板滚到弯道底部,再通过控制液压缸,拉伸液压杆,将固定板推到水平位置,两端的固定板进一步将轮胎固定在弯道内;当不需要固定时,再通过控制液压缸,收缩液压杆,将固定板拉回与弯道贴合的位置,此时轮胎再从缓冲平台和斜坡滚出去。整个过程只需要控制液压缸就可以实现,使用方便;在退出轮胎时无需人力去操作,省力;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并且通过位于缓冲平台两端的固定板,可以对轮胎进行更加稳固的固定。
进一步限定,转动结构包括水平开设在两个缓冲平台相对的那一端的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凹槽相对侧壁上的第二通孔,穿过第二通孔的转轴,用于固定转轴的螺帽;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固定板通过第三通孔套设在转轴上。
将转动结构设置在缓冲平台之下,避免轮胎直接接触转动结构,可以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两个固定板相对的那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固定轮胎的第二凹槽。
两个第二凹槽可以将轮胎固定在其中,使其固定作用更好。
进一步限定,固定板的底面呈弧形,该弧度与弯道的弧度一致。
将固定板底面设置成弧形,在固定板与弯道贴合时,可以使固定板与弯道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在轮胎从固定板滚落到弯道底部时,减少局部的压力,从而延长固定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固定板相对的那一端粘贴有橡胶垫。
固定板采用钢板制成,钢板直接与轮胎接触,可能会划伤轮胎,通过粘贴一层橡胶垫,可以避免轮胎受到划伤。
进一步限定,弯道上设置有防滑突起。
防滑突起可以增大轮胎与弯道的摩擦力,进而提高对轮胎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更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道路抢险救援用车轮固定装置中固定板与弯道贴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道路抢险救援用车轮固定装置中固定板处于水平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底板1,斜坡2,缓冲平台3,轮胎4,弯道5,防滑突起51,第一凹槽61,转轴63,螺帽64,固定板7,第二凹槽71,橡胶垫72,液压缸8,液压杆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启程扬帆汽车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启程扬帆汽车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1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香薰
 - 下一篇:一种软体车厢活动顶蓬联动自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