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振式振动深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7282.7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5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13/08 | 分类号: | A01B1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振式 振动 深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耕整底土用机械,尤其是一种消振式振动深松机。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耕作方式影响,我国农业用地多年得不到深松,土壤耕作层显著变浅,犁底层逐年增厚,耕地日趋板结,所谓的犁底层是当今世界农耕上的一大公害,由于土壤被压实,使得土壤的空隙减小,土壤的渗水性和通气性降低,下雨时,犁底层阻隔降水入渗而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或被侵蚀;干旱缺水时,犁底层阻隔下层土壤水上升供应作物的生长所需,使土壤中的气、热交换不充分,不能充分供给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等气体,阻碍根系的正常新陈代谢。
当前我国使用的深松机一般分为振动深松机和非振动深松机,非振动深松机单纯凭借拖拉机等牵引机器的牵引力进行深松,该种深松机犁尖受阻力较大,存在以下缺点:作业负荷大、生产效率低、效果差。
现有的振动式深松机,振动深松时一般采用曲柄摆杆机构上下振动或前后摆动,首先,现有振动深松机的深松铲当碰到较大的土块时,其阻力会阻止深松铲继续下深,导致振动深松的耕深不一致,影响土壤的深松效果;其次,现有振动深松机一般采用调节深松铲的位置来调节深松的角度和深度,每台振动深松机都有多个深松铲,调节每个深松铲的长度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并且无法保证调节后深松角度的一致性;再次,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深松效果,其上下振动或前后摆动的幅度较大,但是曲柄摆杆机构摆动时会对土壤产生振动,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振动深松机的机架和原动件也会产生较大震动,如果长时间震动或者震动幅度过大,都会对机架或零部件的寿命产生影响,并影响到驾驶员的驾驶舒适程度,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消振式振动深松机,其结构简单,机械性能稳定,可调整入土角度,并且保证了入土角度一致性,松土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振式振动深松机,包括机架和入土铲,其中,还包括随机浮动机构、动力逆转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随机浮动机构、动力逆转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入土铲与随机浮动机构连接;
所述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位于下横梁的正上方,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轴和调整盘,调整轴的两端分别与机架铰接,调整轴沿平行于下横梁设置,调 整盘固定在机架的一侧,调整盘呈弧形,调整盘上间隔设置数个调整孔,调整轴靠近调整盘的一端固定有调整板,调整板与调整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逆转机构包括两根反向转动的动力传动轴和连杆,动力传动轴位于调整轴的上方,动力传动轴沿平行于调整轴设置,动力传动轴上间隔设置数个偏心轴,相邻偏心轴之间的相位差为180°,连杆的顶端与偏心铰接,下端与随机浮动机构连接;
所述随机浮动机构包括短杆、阻尼器和长杆,其中短杆位于长杆的上方,短杆和长杆平行设置,短杆和长杆之间通过阻尼器连接,短杆的一端与调整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阻尼器的上端铰接,长杆的一端与下横梁铰接,长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入土铲,长杆的中部与阻尼器的下端铰接,同时长杆与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入土铲呈前后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阻尼器包括阻尼和弹簧,弹簧套在阻尼的外侧,弹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固定垫片和下活动垫片,上固定垫片的上方设有水平高度调节螺母,下固定垫片的下方设有限位螺母Ⅱ,通过水平高度调节螺母和限位螺母Ⅱ将弹簧限位在上固定垫片和下活动垫片之间,水平高度调节螺母的上方设有限位螺母Ⅰ,限位螺母Ⅰ和水平高度调节螺母之间设有活动垫片,活动垫片在限位螺母Ⅰ和水平高度调节螺母之间沿阻尼的活塞杆滑动,活动垫片与短杆铰接,活动垫片在限位螺母Ⅰ和水平高度调节螺母之间的活动距离与偏心轴的偏心距相同,下活动垫片设置在阻尼外滑套的下方,且与阻尼外滑套固定连接,下活动垫片与长杆铰接。
所述动力传动轴为曲轴,曲轴位于调整轴的上方,曲轴沿平行于调整轴设置,曲轴包括间隔设置的数段曲轴主轴颈和连接各段曲轴主轴颈的连杆轴颈,所述相邻的连杆轴颈之间的相位差为180°,连杆轴颈与曲轴主轴颈之间呈偏心设置,连杆的顶端与连杆轴颈铰接,下端与随机浮动机构连接。
所述调整轴的中部呈方形,调整轴的两端部呈圆柱形,调整板的一端与调整轴固定连接,调整板的自由端设有把手,调整板的中部与调整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调整板与不同的调整孔固定连接时,可以带动调整轴转动不同的角度。
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减速器,减速器设置在减速器壳体内,减速器壳体固定在机架上,减速器壳体的两侧面分别铰接有动力传动轴,所述减速器为锥齿轮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7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