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3447.3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刁兆亮;嵇治刚;吕松天;丛晖;宋扬;黄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激光 光斑 检测 外壳 结构 | ||
1.一种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后面板、小门及镜头盖,所述内壳体用于覆盖内部仪器结构体的上方和前方,其前表面和上表面开设有镜头盖安装槽,所述内壳体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该两部分以榫结构定位并通过螺栓拼接;所述外壳体用于覆盖内部仪器结构体的两侧,其分为外壳体左半部分、外壳体右半部分,在该两部分中的一个上开设有小门安装槽,并且该两部分分别固定在内部仪器结构体的承力底板上,并分别卡扣在对应的内壳体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上,后面板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内壳体、后面板、小门及镜头盖均采用3D打印技术,适应内部结构的形状设计制造,材料选择树脂,各自的厚度不小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左半部分和所述外壳体右半部分中的一个上开设有小门安装槽,仪器开关设置于该小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设置有视频接口、USB接口、电量显示和充电电源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内壳体、后面板、小门及镜头盖均采用减重设计、抗形变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盖通过卡扣装在所述内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激光光斑检测仪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外壳采用对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4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