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镍始极片整体下槽的隔膜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893.2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刘晓峰;张永萍;柴国梁;李改变;朱良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08 | 分类号: | C25C1/08;C25C7/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镍始极片 整体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镍始极片整体下槽的隔膜架。
背景技术
硫化镍隔膜电解生产用的隔膜架通常采用小架片、大架片、阴(阳)极室隔套、钛连接杆及紧固件等分组组装后装入电解槽,隔膜袋安装至组装后隔膜架的阴极室内部,通过人工将始极片逐片装入阴极室隔膜袋内,再将平台吊车吊运来的阳极板装入阳极室进行电解镍板的生产;采用该隔膜架具有以下缺陷:隔膜袋容易划破、始极片或电解镍板中部与隔膜袋粘连、隔膜袋消耗量大、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就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镍始极片整体下槽的隔膜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镍始极片整体下槽的隔膜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外框架和内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内框架顶部开口且其内具有可容纳镍始极片的第一腔室,外框架顶部开口且其内具有可容纳内框架的第二腔室,所述内框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
所述外框架和内框架的架体由栅格组成;
所述内框架顶部设置有限位横杆;
所述外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框架将镍始极片与隔膜袋分隔开,并通过外框架将隔膜袋贴合与内框架上,有效防止了镍始极片与隔膜袋粘连、隔膜袋已破损的情况,大幅降低隔膜袋消耗量,并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镍始极片整体下槽的隔膜架,包括外框架1和内框架2,所述外框架1和内框架2为矩形框架结构,内框架2顶部开口且其内具有可容纳镍始极片的第一腔室3,外框架1顶部开口且其内具有可容纳内框架的第二腔室4,所述内框架2设置于第二腔室4内,所述外框架1和内框架2的架体由栅格5组成,所述内框架2顶部设置有限位横杆6,所述外框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7。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镍始极片电解时,将镍始极片插装入内框架2的第一腔室3内,在内框架2外部套装隔膜袋8,将套装好隔膜袋8的内框架2插装入外框架1的第二腔室4内,最后将外框架1放入电解槽内进行电解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栅格5方便电解液进入外框架1和内框架2内,同时用于固定镍始极片和隔膜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