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角度自动调节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7342.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研彪;王林;孙鹏;郑航;徐梦茹;罗怡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5D3/20;G01B21/22;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角度 自动 调节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度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角度自动调节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装配中,某些零件需要进行倾斜角度的固定装夹,从而需要角度调节装置来确定零件的空间角度。
申请号为20141005316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器,采用了手动调节的方式,不需要拆卸任何工装,便可以方便的进行调节角度;申请号为201110455858.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角度调节装置,利用齿轮盘上的刻度盘进行手动调节角度,判断发动机的燃调油门的转角;申请号为201310367115.X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用于切片机的角度调节系统,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对切片机工作台进行精确的角度调节。但是,上述实用新型专利均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导致角度调节的精度不高,且操作的过程比较复杂,不能实现自动调节。而且上述实用新型专利只能实现单方向或者两个方向的角度调节,却难以满足一些多方向角度调节的要求。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和开发一种高精度角度自动调节平台,能够补足上述各个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角度调节装置必须手动调节、调节精度不高,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度角度自动调节平台,可以自动、精确地调节多个方向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精度角度自动调节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上底板、平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所述上底板通过多根支撑轴固定在下底板上,所述下底板底部固定有多个支撑脚,所述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的固定端连接上底板,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的输出端连接平台,所述第一支链设置有两条,第二支链设置有一条;
所述第一支链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杠、第一丝杠螺母、第一固定支架、第一移动支架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底板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连接第一联轴器,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轴承;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内嵌在第一固定支架的上端槽内;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丝杠螺母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支架上,连接架的轴端通过移动端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移动端连接件包括移动端上接件、移动端中间件和移动端下接件;所述移动端上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轴端固定连接,移动端上接件的另一端与移动端中间件铰接;所述移动端下接件的一端与移动端中间件铰接,移动端下接件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端上接件和移动端下接件与移动端中间件之间的铰接轴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平台连接件连接平台;所述平台连接件包括平台上接件、平台中间件和平台下接件;所述平台上接件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平台上接件的另一端孔与平台中间件铰接;所述平台下接件的一端孔与移动端中间件铰接,平台下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和固定在平台上的轴连接,所述平台上接件和平台下接件与平台中接件之间的铰接轴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支链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丝杠、第二丝杠螺母、第二固定支架、第二移动支架、第三电机、第三联轴器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底板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二丝杠;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底板上;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连接第二联轴器,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第二支撑轴承内嵌在第二固定支架的上端槽内;所述第二移动支架与第二丝杠螺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的内侧,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机,另一端通过平台连接件连接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都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且支撑轴设置有三根,支撑轴两端设置有螺纹,支撑轴的一端穿过上底板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支撑轴另一端穿过下底板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下底板还固定有三个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的轴端设置有螺纹,所述下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脚的螺纹相配合的安装孔,支撑脚的轴端穿过下底板上的安装孔,下底板的上端面设有与支撑脚连接的调节螺母。
进一步的,还包括X方向水平尺和Y方向水平尺,所述X方向水平尺和Y方向水平尺设置在下底板的上端面上,X方向水平尺和Y方向水平尺相互之间呈垂直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7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