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油水真空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2665.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圆圆;彭陈;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B01D17/038;B01D17/02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真空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油水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舰船的抽水泵被设置于排水端、采用真空分离的污油水分离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舰船航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含油的污水,污水经油水分离设备处理后排放于河道或大海。国际海事组织对向海洋排放的舰船污水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被处理后的污水的含油量要低于15ppm,因此,舰船对油水分离设备进行了更新,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方面,油水分离设备在常压下对待分离的污油水进行油水分离,分离效果不佳,常常造成排出水不达标;另一方面,油水分离设备分离出的污油中的含水量过高,要过更大的污油柜来储存污油,且含水量过高也使得污油的再利用价值被降低。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污油水真空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的水泵被设置于油水分离器的排水口端,并采用真空分离的污油水及以真空分离污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油水真空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的水泵被设置于油水分离器的排水口端,采用真空分离污油水,以提高污油水的分离效果,降低排出污水中油的含量,并采用真空分离污油,降低污油中水的含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蔬菜水培控制系统,其设计要点在于,包括:
一种污油水真空分离装置,其设计要点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100、污油分离器200、真空泵300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油水分离器100的下部设有用于排出排放水的出水口106、上部设有用于输入待分离污油水及排出污油的出油口105,油水分离器100的出水口106和水泵111的输入口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100的出油口105和污油分离器200的污油输入口202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100内置有用于分离污油水的过滤芯及用于对待分离污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08;所述污油分离器200用于对油水分离器100分离出的污油进行真空分离及真空干燥处理;所述油水分离器100的顶部设有第1抽气口113,污油分离器200的顶部被设有第2抽气口205,所述第1抽气口113、第2抽气口205分别和真空泵300的输入口连通。
本发明在应用中,还有如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先地,所述油水分离器100包括由底端部、圆柱形侧壁和顶端盖构成的密闭壳体101、筒状的第1滤芯102、旋流板115、筒状的隔离筒116及隔板104;所述出油口105被设置在壳体101的顶端盖上,壳体101内置有与出油口105相连通的引流出油部105B;所述隔板104将壳体101分隔成相连通的上分离室和下分离室;第1滤芯102直立布置,被装配于上分离室;所述旋流板115被设置在壳体101位于上分离室的内壁上,旋流板115和壳体101的内壁贴合并固定,旋流板115沿圆柱状螺旋线方向延伸;所述隔离筒116同轴装配于第1滤芯102的外部,隔离筒116的顶端部高于第1滤芯102及旋流板115的顶端部;所述引流出油部105B的输出口部、第一单向阀、至少一个管道的一端依次连通,该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旋流板115上;引流出油部105B的输入口部经第二单向阀和上分离室相连通,用于向外排出污油。
作为优先地,所述油水分离器100还包括筒状的第2滤芯103、油位检测计107、加热器108、温度传感器109、第1真空计110和水泵111,第2滤芯103被设置于壳体101的下部,位于下分离室内;所述出水口106被设置在壳体101的侧壁下部,出油口105被设置在壳体101的顶端盖上;所述油位检测计107、温度传感器109和第1真空计110分别被装配于壳体101的顶端盖;所述加热器108包括用于对油位检测计107所在区域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器1081和用于对待分离污油水进行加热的第2加热器1082;所述第2加热器1082装配于壳体101的上分离室内,位于隔离筒116和壳体101之间;所述出油口105和污油分离器200连通,出水口106和水泵111的输入口连通;所述第1抽气口113被设置于壳体101的顶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2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