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锅炉尾气余热及粉尘回收的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4655.8 | 申请日: | 2016-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潘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侨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21/14 | 分类号: | F26B21/14;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锅炉 尾气 余热 粉尘 回收 干燥 装置 | ||
1.一种可实现锅炉尾气余热及粉尘回收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进气管道(1)、流通管道一(2)、聚气集尘管道(3)、散热管道(4)、管道阀门(5)、窜气管道(6)、排气缓冲管道(7)、流通管道二(8)和排气管道(9)组成;其中,进气管道(1)、流通管道一(2)、聚气集尘管道(3)和散热管道(4)相互连接,聚气集尘管道(3)和排气缓冲管道(7)是由窜气管道(6)进行联通,管道阀门(5)是分别设置在聚气集尘管道(3)和排气缓冲管道(7)的前端,排气缓冲管道(7)、流通管道二(8)和排气管道(9)相互连接,由此形成一个可实现余热及粉尘回收的干燥装置整体;
所述的散热管道(4)的体积和长度一致;
所述的散热管道(4)是安置在聚排气集尘管道(3)的上端;
所述的进气管道(1)、排气管道(9)、流通管道一(2)、流通管道二(8)的管道口径大小一致;
所述的若干条散热管道(4)之间的间距是一致的;
所述的聚排气集尘管道(3)的口径大小是流通管道一(2)的2倍;
所述的若干条散热管道(4)的综合聚排气口径比聚排气集尘管道(3)口径大1.5-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侨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南宁侨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46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