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整流管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7366.3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刘鹏;张桥;楚奇;李娴;刘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2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整流管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整流管芯片。
背景技术
当前功率半导体器件正在向着大电流、高电压、高功率转化率的方向发展,且对产品参数的一致性有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整流管芯片采用焊接方式,将硅晶片通过铝箔烧结焊在钼片上,但随着整流管芯片直径越来越大、电压越来越高,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产品可靠性无法保证;限制产品向大直径、高电压发展。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主要工艺在于PN结的制作,对大功率高耐压的器件,一般选用在N型硅衬底上进行铝镓或铝硼两种杂质不同浓度梯度掺杂的方式形成PN结。对于整流管PN结的制作,大多采用涂源扩散直接形成PN结,同时形成N+、P+高浓度层;而先采用铝预沉积双面扩散制作PN结工艺,则需要考虑对称扩散后去除一面P型层,一般采用单面研磨的方法,但对高压整流管,由于扩散结深较深,直接单面研磨时间长,厚度偏差大,平行度差。
在实现现有技术时发现,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更高电压的整流管器件制造,芯片压降大、电压达标率低,不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压整流管芯片结构,解决了传统整流管芯片结构,芯片压降大,电压不易提高,且电压高档率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产品向大直径、高电压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压整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为P+PNN+的高压整流管芯片晶片;晶片双面有蒸发形成的铝层;晶片的边缘侧面为由磨角造型、台面腐蚀形成的台面;晶片的上、下边缘及台面处设有环形圆柱形保护胶;晶片的直径为38~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晶片常用直径为80~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可以是:一种高压整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为P+PNN+的高压整流管芯片晶片;晶片的一面有蒸发形成的铝层,另一面有通过铝箔高温烧结连接的钼片;晶片的边缘侧面为由磨角造型、台面旋转腐蚀形成的台面;晶片的台面处设有环形圆柱形保护胶;晶片的直径为30~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晶片的常用直径为30~77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晶片的N区为N型硅单晶材质的N型层,P区为铝掺杂扩散所形成的P型层,N+区为磷扩散所形成的N+ 型层,P+区为涂B源扩散及推进所形成的P+型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N型层电阻率为 250~450Ω.cm ,厚度为600 ~1100 μm;P型层浓度方块电阻为30 ~300Ω/□,结深为80~150μm;P+型层浓度方块电阻为0.2~ 8Ω/□,结深为20~50μm;N+型层浓度方块电阻为0.1~ 3Ω/□,结深为10~30μm。
本实用新型高压整流管芯片特点是:降低了PN结的前沿浓度,使PN结承受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展宽加宽,降低了体内电场强度和表面电场强度,从而使整流管芯片反向重复峰值电压提高,有利于芯片向更高电压发展。
本实用新型高压整流管芯片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可达6000V以上,芯片通态压降小,满足产品设计和客户要求。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高压整流管芯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然,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高压整流管压接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压整流管焊接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压整流管晶片微观纵向P+PNN+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晶片; 2-铝层; 3-保护胶; 4-铝箔; 5-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7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