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96038.1 | 申请日: | 2016-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冯明光;田作芳;杨越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明光;田作芳;杨越红 |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棚 自动 行走 喷洒 装置 | ||
1.一种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可组装拆卸的盖体(29)、箱体壁(28)、底板(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横梁(1)、倒“T”形纵梁(30),所述箱体内部的底板(13)上设有主支撑板(26),主支撑板(26)通过行走框架(4)与倒“T”形纵梁(30)以可横向运动的方式连接;所述行走框架(4)上设有左侧驱动电机(2)、右侧驱动电机(20)和下驱动电机(17)、上固定杆(23),上固定杆(23)通过滑槽与倒“T”形纵梁(30)的上表面连接,左侧驱动电机(2)、右侧驱动电机(20)分别与左侧驱动齿轮组(3)、右侧驱动齿轮组(19)连接,左侧驱动齿轮组(3)与位于倒“T”形纵梁(30)两侧的侧齿条(21)连接;所述下驱动电机(17)通过下驱动齿轮组(16)与位于倒“T”形纵梁(30)底面的下齿条(18)连接;所述箱体内分为水箱区域和药箱区域,水箱区域和药箱区域通过主支撑板(26)分隔,且水箱区域和药箱区域内分别设有分布式吸盘(12)、分泵送结构(14)、总泵送结构(15),所述分布式吸盘(12)位于底板(13)上方,并通过管道与分泵送结构(14)连接,分泵送结构(14)通过管道与总泵送结构(15)连接,总泵送结构(15)内设有暂存箱;所述底板(13)的下方设有弧形罩(10),弧形罩(10)的外表面分布有喷头(11),喷头(11)通过喷头主管道(27)与总泵送结构(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壁(28)的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液位传感器(7)与分布式吸盘(12)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T”形纵梁(30)上还设有左辅助压杆(22)、右辅助压杆(25),左辅助压杆(22)和右辅助压杆(25)上均设有辅助辊轮(24),所述辅助辊轮(24)与上固定杆(23)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9)上安装有带有过滤装置的进口(6),所述进口(6)的上方设有端盖(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1)为可调节角度式喷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7)下方的箱体壁(28)上设有出口管(8),出口管(8)上安装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吸盘(12)的形状与水箱区域和药箱区域下方形成的底板(13)区域形状相同,且在分布式吸盘(12)的下表面分布有吸盘进水口(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棚用自动行走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进水口(31)包括一级进水口(31-1)、二级进水口(31-2)、总进水口(31-3),其中一级进水口(31-1)、二级进水口(31-2)、总进水口(31-3)中相邻的进水口之间还设有汇集空腔层,所述汇集空腔层包括一次汇集空腔层(32-1)、二次汇集空腔层(32-2),一次汇集空腔层(32-1)与二次汇集空腔层(32-2)之间通过二级进水口(31-2)贯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明光;田作芳;杨越红,未经冯明光;田作芳;杨越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60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改变设备的模式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引导处理装置和引导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