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封装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92362.6 | 申请日: | 2016-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春;钟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彩立德照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52 | 分类号: | H01L33/52;H01L33/62;H01L33/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封装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感应、监控、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封装器件。
背景技术
LED封装朝着可实现规模化生产,更低成本,工艺简化、设计灵活,尺寸更小,轻薄化、高集成的应用趋势发展。
随着LED芯片磊晶技术和终端应用技术的发展,行业对LED封装的光学、热学、电学、机械结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都是先在铜片上用热塑性材料塑封出支架,然后再封装LED,工艺流程比较长,产品结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短,产品结构稳定性高的LED封装器件。
一种LED封装器件,包括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第一极区为负极导电导热基材区,第二极区为正极导电导热基材区域,芯片通过固晶胶粘接在第一极区,芯片顶部的电极通过导线连接至第二极区,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之间为绝缘区,绝缘区为硅胶所填充,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之间通过绝缘区实现电隔离和物理连接,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上部通过硅胶实现封装,绝缘区及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上部硅胶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绝缘区及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上部的硅胶通过模压工艺一体化成型。
优选的,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为铜基材区域,铜基材区域的厚度为0.1~0.3mm。
优选的,导线为金线、银线、铜线或铝线及对应金属的合金线。
优选的,导线的数量在1根(含)以上。
优选的,第一极区的面积大于第二极区与绝缘区的面积之和。
优选的,第一极区的面积大于等于1.5倍的第二极区与绝缘区的面积之和。
优选的,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外边缘为预冲压区。
优选的,固晶胶为高导热固晶胶。
优选的,硅胶中填充有纳米氧化铝导热颗粒。
优选的,硅胶中填充有晶粒尺寸为10~1000nm的氧化钛颗粒,氧化钛的作用是吸收紫外线,增强胶体的抗UV和抗黄变能力。
优选的,氧化钛颗粒均匀分散在硅胶中,晶粒尺寸为10~30nm的氧化钛颗粒的体积为硅胶的体积的2%~6%。晶粒尺寸为10~30nm的氧化钛颗粒能够动态湮灭与重生,从而使得硅胶的体积和形状可以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使用LED封装器件使用过程中的热应力的作用能够被有效缓解,从而大大延长LED封装器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上部的硅胶呈半球状、半椭圆球状、长方体状、棱台或上述四种形状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LED封装器件,包括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第一极区为负极导电导热基材区,第二极区为正极导电导热基材区域,芯片通过固晶胶粘接在第一极区,芯片顶部的电极通过导线连接至第二极区,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之间为绝缘区,绝缘区为硅胶基材区,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之间通过绝缘区实现电隔离和物理连接,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上部通过硅胶实现封装,绝缘区及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上部硅胶一体化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支架的制作流程,工艺流程短,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通过封装用硅胶连接,绝缘区及第一极区和第二极区的上部硅胶一体化设置,产品结构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稳定性好的LED封装器件的封装用基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封装器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封装器件的图3的A-A向的剖面图。
图中:
1-第一极区;2-第二极区;3-芯片;4-导线;5-绝缘区;6-预冲压区;7-固晶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LED封装器件,包括第一极区1和第二极区2,第一极区1为负极导电导热基材区,第二极区2为正极导电导热基材区域,第一极区1通过固晶胶7粘接有芯片3,芯片3的上部的电极通过导线4连接至第二极区2,第一极区1和第二极区2之间为绝缘区5,绝缘区5为硅胶基材区,第一极区1和第二极区2之间通过绝缘区5实现电隔离和物理连接,第一极区1和第二极区2的上部通过硅胶实现封装,绝缘区5及第一极区1和第二极区2的上部硅胶一体化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支架的制作流程,工艺流程短,第一极区1和第二极区2通过封装用硅胶连接,绝缘区5及第一极区1和第二极区2的上部硅胶一体化成型,产品结构稳定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彩立德照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彩立德照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2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飞行玩具远距离遥控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两用儿童玩具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