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1733.9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0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马继芳;王永芳;白辉;董志平;董立;李志勇;全建章;郑直;刘磊;甘耀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 代理人: | 周大伟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业 有害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监测或防治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到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背景技术
蝇类害虫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蝇类害虫能够钻蛀农作物心叶使其成为枯心苗,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蝇类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容忽视。如果用化学农药防治这些蝇类害虫,不仅费时费力,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使农产品上存在残留药物,对食用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另外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采用非化学方法捕捉蝇类害虫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诱捕效果好,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诱蝇容器的诱蝇器本体,关键是:所述的诱蝇器本体包括内部分为上、下腔体的框型固定架,还包括两块在上腔体内沿竖直面对称设置且底部与下腔体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透明导向板,与上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顶部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固定有透光板、且另外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纱门,透明导向板的侧面与对应侧的透光板贴合固定使透明导向板、纱门及透光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为上捕虫腔,两块透明导向板之间形成上窄下宽的空腔且该空腔与下腔体连通形成下诱虫腔,诱蝇容器位于下诱虫腔内,两块透明导向板上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与上捕虫腔连通的进虫口。
与下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四周都固定有不锈钢防护网,不锈钢防护网网孔的边长为1~1.5cm。
所述纱门的一侧与框型固定架铰接、另一侧固定有磁扣并借助磁扣与框型固定架锁紧固定。
所述的框型固定架包括位于上、下腔体之间、由方形管组成的框型结构,透明导向板与纱门分别位于方形管的内、外侧,透明导向板下端与位于其外侧的方形管固定连接使方形管上端面形成为落蝇平台。
所述的落蝇平台的宽度为1.6~2cm。
所述的透明导向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进虫口的宽度为0.4~0.6cm。
纱门上的纱网是孔径为0.05~0.07cm的不锈钢网。
所述的透光板位于框型固定架内侧,纱门位于框型固定架外侧,纱门与框型固定架之间设置有与纱门固定连接的密封条。
所述的诱蝇容器为放置在下腔体内的不锈钢盆,不锈钢盆的上端面到下腔体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5~3.5cm。
所述的框型固定架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蝇类害虫趋腐趋臭的特性,在下诱虫腔内放置装有腐鱼等诱饵的诱蝇容器,蝇类害虫就会集聚取食,根据蝇类害虫向上起飞的习性,蝇类害虫只能在下诱虫腔内向上飞行,然后经过两块透明导向板之间的进虫口进入上捕虫腔内,蝇类害虫一旦进入上捕虫腔内就不容易飞出来,保证了诱捕蝇类害虫的高效性。取虫时,向纱门上喷施杀虫剂,死亡的蝇类沉落在上捕虫腔底部的落蝇平台上,可取出分类计数,用于蝇类害虫的监测,或者是直接深埋。下腔体四周的不锈钢防护网可以避免田间小型动物对腐鱼的破坏。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诱蝇容器,2代表落蝇平台,3代表透明导向板,4代表框型固定架,5代表不锈钢防护网,6代表透光板,7代表纱门,8代表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诱蝇容器1的诱蝇器本体,诱蝇器本体包括内部分为上、下腔体的框型固定架4,还包括两块在上腔体内沿竖直面对称设置且底部与下腔体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透明导向板3,框型固定架4是由不锈钢方管焊接而成的,稳固可靠,不易倾倒。框型固定架4的长度和宽度相等,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当长度和宽度都是30~35cm时,下腔体的高度为20~25cm,上腔体的高度为45~55cm,这个尺寸既能保证诱到足够蝇类,也有利于搬运,与该尺寸框型固定架4相对应的,诱蝇容器1的内径大于等于20cm,足够大的容积可以内置足够多的腐鱼,而且有利于腐鱼气味挥发,利用蝇类害虫的趋腐趋臭性进行蝇类诱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1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域名系统访问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升降水淹式昆虫诱捕器